背景 在育龄妇女中的超重/肥胖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孕妇超重/肥胖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然而,没有一项荟萃分析来确定是否孕前的体重指数(BMI)与婴儿出生体重(BW)和后代超重/肥胖有关。 方法 通过三大电子书目数据库(美国医学索引,医学文摘和CINAHL数据库)系统检索从1970年1月至2012年11月的文献。采用二分法对孕前超重/肥胖与出生体重或后代超重/肥胖相关的文献数进行提取。使用RevMan5.1.7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优势比)。 结果 对来自三个电子数据库的665篇相关引用文献进行筛选,我们选择45篇(为高等或中等质量文献)。与正常体重的母亲相比,孕前体重过轻增加小于胎龄儿(SGA)的风险(优势比[OR] 1.81;95%可信区间[CI]:1.76-1 .87),以及低出生体重风险(优势比[OR]1.47,95%可信区间[CI]:1.27-1.71)。孕前超重/肥胖分别增加以下风险:大于胎龄儿(LGA)(优势比[OR]1.53,95%可信区间[CI]:1.44-1.63和优势比[OR]2.08,95%可信区间[CI]:1.95-2.23),高出生体重(优势比[OR] 1.53,95%可信区间[CI]:1.44-1.63和优势比[OR]2.00,95%可信区间[CI]:1.84-2.18),巨大儿(优势比[OR]1.67,95%可信区间[CI]:1.42-1.97; 优势比[OR]3.23; 95%可信区间[CI]:2.39-4.37 )和后代随后的超重/肥胖(优势比[OR]1.95,95%可信区间[CI]:1.77-2.13和优势比[OR]3.06;95%可信区间[CI]:2.68-3.49)。敏感性分析显示,样本大小,研究方法,质量等级研究,孕前体重指数的来源或是出生体重对孕前肥胖和大于胎龄儿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研究者没有发现显着发表偏倚的证据。 讨论 孕前体重过轻增加小于胎龄儿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孕前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的大于胎龄儿、高出生体重、巨大儿和后代随后的超重/肥胖的风险。在未来的研究应该解决一个潜在影响的改变,如孕妇的年龄,种族,孕期体重增加以及妊娠期疾病的作用。 译文来自:PLoS One. 2013 Apr 16;8(4):e61627.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1627. Print 2013.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