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大型丹麦注册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细菌性脑膜炎和成年后的教育成就及经济能力有关。研究作者表示,这种关联性在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中的相关度更大。而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来说,较低的教育成就可能和家庭有关。这一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4月24日一期,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Casper Roed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 Roed博士在Medscape Medical News中评论道,“脑膜炎造成的神经损伤已经被追踪研究了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们对患者的随访时间比以往的试验研究都长,并且我们发现了病变多年后的一些显著变化。”他解释说,既往研究已经评估了儿童时期患脑膜炎的患者几年以后的教育成就,可能是在高中结束时,并且发现患儿成就降低。但是现在的这项研究随访至患者35岁时,所以能够证明这些破坏性的影响在很长的时期时都很明显。他说:“我们的结果很简单但是很有意义。” 长期神经系统损伤 因为脑膜炎后有时会发生听力丧失,所以儿童可能会被常规进行听力随访至发病后2-3年,但一般不会比这更久。Roed博士补充说:“但是,我们发现其他也可能发生神经系统问题,诸如一些轻微的脑损伤,但是很多年之内这些都不会表现出来。我建议那些任何类型脑膜炎患儿的父母,尤其是由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在监测他们在学校的进展时提高警惕,如果有任何不利都应及时寻求帮助。” Roed博士表示,3种类型的脑膜炎各不相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最严重的,并且急性期经常是致死性的,但是如果在急性期能够存活下来,并不会造成明显的长期脑损伤。脑膜炎球菌在急性期是非常具有侵袭性的,可导致败血症,伴有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这会导致患者死亡。但是它对抗菌药物非常敏感,如果诊断并且抗菌治疗及时的话,细菌能够被杀死,患儿的预后也很好。他们的教育成就似乎很少受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他说,“相比之下,由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一般在急性期不会这么严重,但是患者更可能遗留脑部损伤,和一般人相比,不太可能完成学业或高等教育,也不太可能独立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来自丹麦各地的注登记数据,确定了2784名患者,这些患者在1997年至2007年间,被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时年龄小于12岁。他们也从普通人群中确定了一组对照组,分别和出生日期、性别相配对,以及脑膜炎组和对照组的兄弟姐妹。 研究者对每个受试者的如下方面进行追踪随访:职业规培(如:木工,牙医技师和美发师),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经济自给能力和残疾退休金需求。他们发现,和普通人群相比,3种类型的脑膜炎均和较低的教育成就及自给自足能力有关。
当研究者观察受试者兄弟姐妹之间的结果时发现;患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患者和他们同患此病的兄弟或姐妹一样。相比之下,患有肺炎球菌脑膜炎或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的患者和普通人群具有相似的上述成就。Roed博士指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2种类型之间的这种差异可以用之前研究的结果解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更多的发生在社会贫困地区。 事实上,目前的试验也指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更多的发生在低教育程度的家庭,因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的父母比普通人的教育成就更低。12%的母亲受过高等教育,而普通人群为18%;8.5%的父亲受过高等教育,相比之下普通人群则高达16%。 Roed博士称,“我们相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教育成就低不是因为疾病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所致,”在这篇JAMA文章中,研究者推测“被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或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的儿童可能从随访中获益,这些随访持续至成年时,用于确诊那些人可能从心理支持中获益。” 该研究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健康科学院及Novo Nordis基金资助支持,研究者声明无相关利益关系。 来源:丁香园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