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小儿腹腔囊肿诊治体会(附12例分析)

2013-5-21 09: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4|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作者:徐建庆,徐勇,马庆久,张方成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高新医院普外科【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腹腔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小儿腹腔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行手术治疗...

作者:徐建庆,徐勇,马庆久,张方成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高新医院普外科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腹腔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

方法:对12例小儿腹腔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单纯囊肿切除术7例,囊肿大部分切除加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2例,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3例,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年,无并发症。

结论:小儿腹腔囊肿组织来源多样,部分患者术前不能明确诊断,手术是首选治疗。
  【关键词】 腹腔囊肿;儿童;手术治疗
  小儿腹腔囊肿主要以腹部包块或腹部疼痛就诊,行腹部B超或腹部CT易诊断,但部位难以确定。部分患者需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及明确诊断,部分患者需根据术后病理确诊。现将我院自2007年~2010年收治的12例小儿腹腔囊肿患者的诊治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6.5岁;病史5 d~2年。12例患者中胆管囊肿4例,腹膜后淋巴管囊肿3例,肠系膜囊肿2例,大网膜囊肿1例,胰腺真性囊肿1例,腹膜后囊性畸胎瘤1例。
  1.2 临床表现:12例患者其中以家长无意发现患者腹部包块为主诉就诊7例,以腹部疼痛为主诉就诊5例(胆管囊肿4例,肠系膜囊肿1例)。
  1.3 辅助检查:12例患者术前经腹部B超确诊者2例,为胆总管囊肿。术前经腹部CT确诊3例,为腹膜后淋巴管瘤,1例术前CT考虑胆总管囊肿可能,进一步行MRCP检查确诊。3例术前CT初步考虑肠系膜囊肿或大网膜囊肿,经术中探查后确诊,1例腹腔巨大囊肿术前CT考虑为肠系膜囊肿,术中探查为胰腺真性囊肿,1例术前CT诊断为肝囊肿,术中探查为右肝内胆管囊肿。1例术前CT考虑为腹膜后淋巴管瘤可能,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腹膜后囊性畸胎瘤。12例患者CT提示病变范围在4 cm×4 cm~23 cm×24 cm之间,其中囊肿最大者为胰腺真性囊肿,最小者为胆总管囊肿。12患者中有11例血常规及肝功检查正常,1例胆总管囊肿患者肝功提示直接胆红素及转氨酶轻度增高。
  1.4 治疗
  1.4.1 术中所见:术中均行囊肿穿刺,其中胆管囊肿穿刺液为胆汁,胰腺真性囊肿穿刺液为淡褐色液体,淋巴管囊肿、肠系膜及大网膜囊肿穿刺液为淡黄色清亮液体,腹膜后囊性畸胎瘤穿刺液为灰白色混浊液体。12例患者术中所见囊肿与周围组织及脏器关系分别为:胆管囊肿、腹膜后淋巴管囊肿、腹膜后囊性畸胎瘤、大网膜囊肿及1例肠系膜囊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易于剥离,1例肠系膜囊肿及胰腺真性囊肿与邻近肠壁及胃壁浆膜层粘连紧密,但无侵润性生长。12例患者术中均未见囊肿浸润周围重要血管。
  1.4.2 手术方式:1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腹膜后淋巴管囊肿、肠系膜囊肿、大网膜囊肿及腹膜后囊性畸胎瘤患者均经手术完全切除囊肿。胰腺真性囊肿手术采用囊肿大部分切除加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4例胆管囊肿患者其中3例为胆总管囊肿,手术方式采用胆总管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为右肝内胆管囊肿,手术方式采用囊肿大部分切除+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
  2 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其中术前明确诊断6例,分别为3例胆总管囊肿和3例腹膜后淋巴管囊肿,术中探查明确诊断5例,分别为右肝内胆管囊肿、肠系膜囊肿、大网膜囊肿及胰腺真性囊肿,术后根据病理确诊1例,为腹膜后囊性畸胎瘤。
  3 讨论
  小儿腹腔囊肿多为先天性,大多为家长无意中发现腹部包块,且此时腹腔囊肿已为巨大型,本组12例患者中7例以发现腹部包块就诊,就诊时腹腔囊肿直径已>10 cm,1例患者囊肿直径>20 cm,术中抽出囊液约4 500 ml,由于患者就诊时大多数囊肿已较大,可占据腹腔大部分,导致正常解剖结构变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困难,往往需手术探查或术后病理确诊。
  3.1 症状:①腹部包块:腹膜后淋巴管囊肿3例,肠系膜囊肿1例,大网膜囊肿1例,胰腺真性囊肿1例,腹膜后囊性畸胎瘤1例;②以囊肿压迫周围脏器引起腹痛1例,为肠系膜囊肿;③囊内感染:胆总管管囊肿3例及右肝内胆管囊肿1例。
  3.2 诊断:本组12例均首选腹部B超检查,B超提示均为囊性肿物,其中确诊胆总管囊肿3例。本组12例患者术前均进一步行腹部CT检查,其中术前确诊5例,腹膜后淋巴管瘤3例及胆总管囊肿2例,1例术前CT考虑胆总管囊肿,进一步行MRCP检查确诊,3例术前考虑肠系膜囊肿或大网膜囊肿,与术后诊断相符,其余4例术前CT诊断与术后诊断不符。腹部B超对胆管囊肿诊断率较高,对术前考虑胆管囊肿但不能明确者,可进一步行MRCP检查明确诊断,腹部CT对诊断腹膜后囊肿、肠系膜囊肿及大网膜囊肿确诊率较高。
  3.3 治疗:本组1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虽均为良性病变,但笔者认为手术仍为首选治疗,原因如下:①腹膜后淋巴管囊肿虽属良性病变,但其生长具有侵袭性,增生活跃的内皮细胞可缓慢侵入或压迫周围组织,导致临近器官、组织结构萎缩,进而出现功能障碍,一经诊断,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②肠系膜及大网膜囊肿多较游离,瘤体重量易引起肠扭转,并因故常导致急性肠梗阻,个别患者可因囊肿破裂而形成腹膜炎[1]。囊肿腐蚀或侵入肠壁可引起便血,一旦诊断,应早期手术切除。③胆管囊肿由于胆汁潴留,反复发生囊内感染引起腹痛,并可引起肝脏损害,且囊壁的长期慢性炎性反应可诱发癌变,癌变率可达5%~10%[2],并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本病一经诊断,均应手术治疗。④小儿胰腺真性囊肿无特异性表现,术前往往难以与假性囊肿相鉴别,囊肿逐渐增大可压迫周围器官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或大便秘结,甚至出现梗阻性黄疸,因此一经诊断,需手术治疗。⑤腹膜后囊性畸胎瘤大多为良性,1%~2%可恶变,鳞癌变多见[1],因此一经诊断,应采取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 Ahmadi MH,Seifmanesh H,Alim-ohammadi M,et al.lleal mesenteric cyst in a patient with immediate abdominal emeygency:always consider appendicitis[J].2011,29(5):572.
  [2]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45-1946.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来源:晋升网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