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脉搏波传播速度(PWV)测定动脉硬化,是用于成人和儿童的公认的测量血管疾病的标志。动物模型证实维生素D 在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上有抗炎、抗增殖的作用,进而认为维生素D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成人中的研究证实血清中25-OH 维生素D 的水平与健康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脉搏波传播速度(PWV)呈反比关系。这说明低维生素D 水平可作为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研究探讨青少年的维生素D水平与PWV的关系。 ENDO2013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青少年的维生素D水平与脉搏波传播速度(PWV)呈负相关,维生素D对青少年的周围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低维生素D水平可加速动脉硬化。 本研究试图在具有高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肥胖和2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中,证实低维生素D水平和早期动脉疾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假设血清25(OH)D的浓度与动脉硬化呈反向关联,那么,在那些周围血管疾病风险更大的患者中,这种关系更密切存在(2型糖尿病>肥胖>体瘦健康青少年)。 所用研究病例均来自2004年-2010年间在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开展的一项2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25-OH维生素D水平、甲状旁腺素和肾功能水平检测。研究对象共包括570名青少年(其中,190名糖尿病患者,190名肥胖但无糖尿病者,190名体瘦且无糖尿病、无肥胖者作为对照组)。在研究过程中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脉搏波传播速度(PWV)。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分析来评估整体组平均差的差异。以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25-OH维生素D水平与PMV的相关性。 与成年人相似,青少年的维生素D水平与动脉硬化呈负相关。这种相关性在糖尿病患者中更明显。维生素D对健康、肥胖或2型糖尿病青少年人群的周围血管均具有保护作用。 结果显示,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17.9+3.43岁,55%是非洲裔美国人,男性占34%.体瘦、肥胖及2型糖尿病青少年的平均维生素D水平为 21.27ng/dl、14.29ng/dl和14.13(p<0.001)。体瘦、肥胖及2型糖尿病青少年的平均脉搏波速度分别为:5.3 m/s、6.29 m/s和6.64m/s.Spearman相关分析证实三组中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与动脉硬化呈负相关。相关程度以相关系数r表示,体瘦、肥胖及2 型糖尿病青少年的相关系数r分别-0.2616(p<0.001、-0.2706(p<0.001和-0.3607(p< 0.001)。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