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新辅助化疗技术成为胃癌研究重点

2013-7-9 08: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6|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在7月6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提出,开展高质量的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通过准确评估治疗前风险,选择最有可能从中获益的胃癌患者,在术前应用...

在7月6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提出,开展高质量的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通过准确评估治疗前风险,选择最有可能从中获益的胃癌患者,在术前应用现有的高效低毒新型药物,使进展期胃癌病变缩小,减少肿瘤及所属淋巴结对周围脏器的侵犯,从而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将是今后胃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胃癌患者总数的40%,2010年至2015年,我国胃癌发病率还将以每年1.6%的幅度攀升。同时,我国对胃癌筛查意识淡薄,使得早期胃癌检出率仅为10%,而80%的胃癌患者为进展期胃癌,后者的治疗效果决定了我国胃癌的总体疗效。

  新辅助化疗也称术前化疗,是指在恶性肿瘤手术或放疗等局部治疗前,给予全身化疗的治疗手段。季加孚说,目前业内已达成共识,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即便扩大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单纯外科手术也无法实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鉴于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也被寄予厚望。

  季加孚表示,准确的术前分期以及疗效评价是未来新辅助化疗诊疗流程中的关键。目前在术前分期方面,特别强调应用诊断性腹腔镜技术和腹腔游离细胞检查等新型手段,有条件的中心可考虑PET/CT检查。在疗效评价方面,建议采取包括传统形态学评价(增强CT、上消化道造影等)、新兴功能学评价(PET/CT 及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及分子生物学评价方法在内的综合立体疗效评价标准。

来源:健康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