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Barrett食管患者接受射频消融后需行内镜监测

2013-7-10 10: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胃肠病学》杂志7月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Barrett食管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RFA)治疗并获得完全缓解2年后,约有1/3仍会出现肠上皮化生复发。这一结果提示,对于此类患者应更频繁地进行内镜监测,即...

《胃肠病学》杂志7月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Barrett食管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RFA)治疗并获得完全缓解2年后,约有1/3仍会出现肠上皮化生复发。这一结果提示,对于此类患者应更频繁地进行内镜监测,即使其已经达到完全缓解。

  在这项研究中,罗切斯特梅奥医院胃肠与肝病科的Milli Gupta医生及其同事对来自3家三级转诊中心的448例接受RFA治疗的Barrett食管患者进行了分析。这3家医院均为Barrett食管转化研究网络联盟(BETRNC)的成员。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64岁,85%为男性,平均治疗的Barrett食管长度为4.1 cm。

  在RFA治疗指征方面,11%的受试者患有黏膜内食管腺癌,60%有高级别发育不良,15%有低级别发育不良,其余14%为非发育不良性Barrett食管。55%的受试者还在RFA之前接受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1%之前曾接受冷冻疗法。

  RFA之后1年时,研究者发现,大约26%的受试者达到了肠上皮化生(CRIM)完全缓解(定义为2次内镜检查结果阴性并且组织学检查未发现肠上皮化生)。RFA之后2年时,这一比例攀升至56%。3年时的CRIM完全缓解率进一步增至71%,其中29%的受试者曾接受1次RFA,35%曾接受2次RFA,其余7%的受试者在接受3~10次RFA后才达到完全缓解。

  6.5%的受试者发生了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狭窄,其次为出血、黏膜撕裂和因节律障碍而住院。

  然而,研究者观察Kaplan-Meier生存曲线后发现,即使在获得CRIM之后,20%的受试者仍会在1年时再次出现肠上皮化生,2年时这一比例增至33%。“3年时仍有患者复发,但由于高危受试者数量较少(n=11),无法准确估算这一比例。”

  研究者介绍,最常见的复发类型是不伴发育不良的肠上皮化生,在CRIM后所有复发的78%。其余22%的受试者发生了发育不良型Barrett食管,其中11%为高级别发育不良,8%为低级别发育不良,3%罹患癌症。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中均没有发现与至复发时间相关的内镜或患者因素。

  Gupta医生指出:“尽管RFA可以使患者达到CRIM,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和发育不良的复发。”现行指南要求间隔3~6个月进行强化监测,假如没有观察到复发,监测间隔通常会增至6~12个月。“然而,在找出具有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并将其用于临床实践之前,都应当坚持对食管胃交界处和最初Barrett食管段进行内镜监测。”

  Gupta医生没有相关利益冲突。数名合著者披露称与制药公司有利益关系,包括Barrett食管疗法的供应商。这项研究获得了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Barrett食管转化研究网络联盟是由国立癌症研究所资助的。

来源:医脉通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