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序列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新生儿中风后脑白质损伤定量测定的研究

2013-7-24 09: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1|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由于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用来判断围产期动脉缺血性中风(PAIS)的预后,尽管对脑白质随时间而变化知之甚少。于是对患有围产期动脉缺血性中风(PAIS)的婴儿分别在新生儿期(15例)、3个月时(16...
由于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用来判断围产期动脉缺血性中风(PAIS)的预后,尽管对脑白质随时间而变化知之甚少。
于是对患有围产期动脉缺血性中风(PAIS)的婴儿分别在新生儿期(15例)、3个月时(16例)、24个月时(8例)进行弥散张量成像连续扫描。在五个相关区域(内囊前部和后肢,胼胝体,视辐射,丘脑后辐射)获取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与健康对照组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神经发育结果相比较。
结果发现在新生儿期,发现各区域各向异性分数(FA)值无差异。 3个月时,最终发现有运动障碍的六名婴儿在所受影响区域显示各向异性分数(FA)值较低。在3个月时,四个婴儿发现有视野缺损,并在视辐射区显示低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对照组相比(0.22比0.29,P =0.03)。最后发现,3个月时胼胝体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格里菲思发育商数之间存在相关性(r= 0.66,P =0.03)。在24个月时,观察到了类似的模式。
研究者得出结论证明,新生儿期测定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可能低估继发围产期动脉缺血性中风(PAIS)的损害程度。在3个月时, 测定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可视为对神经发育结局较可靠的预测;在24个月时,亦可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的测定结果。
译自:Pediatr Res 2013 Jun;73(6):756-62 PMID:23478641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