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1,孙锟2,吴兰平1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量化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前、术后二尖瓣特征参数,明确二尖瓣成形术后残留二尖瓣反流(MR)的发生机制。 研究者选取行二尖瓣成形术患儿30例,根据患儿术后MR改善程度,分为反流改善组与未改善组,量化分析和比较患儿二尖瓣装置三维参数术前、术后的改变。 结果发现二尖瓣成形术后,MR改善组与MR未改善组相比,瓣环扩大程度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瓣活动度幅度、前后组乳头肌至瓣环的空间三维距离、前后组乳头肌之间的空间距离、乳头肌与瓣环夹角、左室容量及射血分数等参数,MR改善组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而MR未改善组,除后瓣活动度外,其余参数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得出结论,MR改善组患儿术后二尖瓣装置参数较术前有明显好转,而MR未改善组除二尖瓣环大小与瓣叶活动度较术前好转外,乳头肌位置、瓣下牵拉力、左室功能等无明显改变,而这些因素可能是术后残余反流的关键所在。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