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治疗肝移植后的乙型肝炎

2013-9-3 08: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不同时间点的病毒阴性率不同时间点的病毒反跳率单纯口服抗病毒药物而不加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防止肝移植后乙肝再感染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为此,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玛利亚医院外科的JamesFung等人进行了一项...


不同时间点的病毒阴性率

不同时间点的病毒反跳率


单纯口服抗病毒药物而不加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防止肝移植后乙肝再感染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为此,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玛利亚医院外科的James Fung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6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研究发现,单纯口服核苷或核苷类似物能有效抑制肝移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但在预防病毒复发方面效果不明显。

该研究入组了362名2003年至2011期间在玛利亚医院进行肝移植后口服核苷/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7年11月之前入组的病人治疗方法为口服拉米夫定100mg/天,2007年11月之后的病人为口服恩替卡韦0.5mg/天,当病人出现拉米夫定耐药时加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所有病人在肝移植前、中、后均未接受过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

研究中有176名患者口服拉米夫定单药治疗,142名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44名患者接受了联合治疗(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阿德福伟或替诺福韦)。所有病人在第1、3、5、8年的乙肝病毒DNA阴性率分别为94%、96%、96%、98%,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比率分别为5%、10%、13%以及16%。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恩替卡韦治疗组的乙肝病毒阴性率分为91%、90%和93%,在第一年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比率分别为9%、5%和0%,第二年分别为14%、7%、0%,第三年分别为17%、7%和0%。

该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口服核苷/核苷类似物而不加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的治疗接受过肝移植的乙型肝炎患者,但选择耐药性较差的药物如拉米夫定的病人存在发生病毒学突破的可能,故选择耐药性高的药物能获得更好的长期疗效,尽可能防止病毒反跳。

来源:丁香园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