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胃癌实际上可分为三个大的亚型,不同的胃癌亚型对当前的疗法作出不同的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9月那期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Subtypes of Gastric Cancer With Different Responses to PI3-Kinase Inhibitors and 5-Fluorouracil”。这些发现有助人们开发出一种基因测试来对胃癌进行分类,以便给病人提供具有最好治疗效果的疗法,从而极大地改善病人健康。 论文通信作者Steve Rozen博士说,“让胃癌如此致命的原因之一在于它起源自很多基因变异,从而让它们对疗法作出不同的反应。我们的研究已证实胃癌实际上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分子亚型,这似乎在生物学上和治疗上都有意义。” 尽管胃癌对疗法的反应不一致,但是病人经常接受一刀切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在美国5年存活率只有大约27%。 另一名论文通信作者Patrick Tan博士说,“人们迫切需要改善对胃癌的分类,以便深入认识胃癌的生物学特征,从而可能有助预测治疗反应。” 利用一种被称作基于微阵列的基因表达谱的技术,Rozen和同事们分析了248种胃癌,然后按照这些肿瘤中的基因表达情形对它们进行分组。 这种基因表达分析将胃癌广泛地分为三种亚型:增殖型(proliferative)、代谢型(metabolic)和间充质型(mesenchymal)。这些亚型在它们的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性质上也存在差异。 增殖型胃癌拥有高度的基因组不稳定型,并且肿瘤抑制基因TP53发生突变。代谢型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更加敏感。间充质型胃癌细胞具有一些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的特征,对一种被称作PI3K AKT mTOR抑制剂的药物特别敏感。 Rozen说,“就临床治疗而言,我们的研究有两项大量希望的发现。第一就是5-FU能够特别有效地抵抗代谢型胃癌,第二就是靶向PI3K AKT mTOR途径的药物可能特别有效地抵抗间充质型胃癌。” 论文第一作者Zhengdeng Lei博士说,“如果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证实的话,那么这项研究中所报道的胃癌分类可能指导人们开发出针对不同胃癌亚型的疗法。” 来源:生物无忧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