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新生儿晚发型B 族链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13-10-8 10: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罗俊1,马丽亚1,徐芬1卢光进1,封志纯21.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深圳518133);2.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北京100700)摘要:目的探讨晚发型B族链球菌(GBS)败血...

罗俊1,马丽亚1,徐芬1 卢光进1,封志纯2
1.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广东深圳 518133);2.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 (北京 100700)

摘要: 

目的 探讨晚发型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07年1月-2011年12月出院诊断晚发型GBS败血症的15例新生儿以及同期出院诊断为晚发型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3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晚发型GBS败血症与晚发型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新生儿在气促、抽搐和呼吸暂停等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晚发型GBS败血症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00×106/L、超敏C反应蛋白>100 mg/L及脑脊液葡萄糖<3.11 mmol/L的比例高于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组(P<0.05)。GBS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对红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率均为87.5%。晚发型GBS败血症与非GBS革兰阳性菌败血症患儿在并发脑膜炎及脑积水、脑室管炎等后遗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晚发型GBS败血症起病较隐匿,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且易有后遗症;对可疑GBS败血症新生儿应早期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