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聚焦温岭第一医院的王云杰医生被害的当口,搜狐网首页转载了一个《安徽孕妇病重遭多家医院拒收》的新闻。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例报道,过去几年来,用这样的口吻报道医疗纠纷,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媒体,已经是新闻界的通常做法。 因为写这样一篇报道,从情绪上非常容易挑起读者的同情心,获得点击率。比如“他俩网络相识,知道她重病,他瞒着家人,坚持与其相恋结婚;她充满感动却无以为报,甘冒生命危险,坚持给他生个孩子。”——这是多么催人泪下的言语!一下子,患者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 从医学上,写这种报道的记者先生(女士)最不需要医学知识,因为他们显然没有对医院做实地调查,也没有从医学角度分析医院这一决策的原因和理由。通读全文,没有一个信息是从医院方面来的,包括医生的话,也全部是从患者嘴巴里面得到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报道对记者先生(女士)没有什么风险。首先它不触及新闻背景的制度问题。既然他不追问医院之所以拒收的原因,当然不会得罪制定制度的权力部门!其次他面对的不是什么社会强势势力,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痛打落水狗,自然对自己而言是风险最小的,如果这篇报道写的是某些强大的上市公司,你不去实地调查这不就是警察叔叔跨省追捕的极好借口吗? 所以,呜呼哀哉,在另外一则案例中处于弱势的媒体和记者,在这里却以“弱者挥刀砍向更弱者”的准则而行动,算不算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呢?其实记者们也很可怜,这个不能写,那个不能碰,到最后,最保险不会出事的是挑一个医生或者教师来骂。于是知识分子互殴。 其实,报道医疗纠纷的记者最需要掌握的是医学知识,这就像财经记者必须要懂经济学一样。记者固然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加需要的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如果你都没有了解为什么“准备怀孕时,A医院医生就告诉她,如果她怀孕,极有可能就大人孩子都没了,分娩时也很可能大出血,‘能救活一个就不错了。’”那么你怎么可能对这个事件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你怎么能说这家医院拒收病人是有利于病人还是不利于病人,怎么能知道这是必要的医疗建议还是推卸责任呢??在这篇新闻报道中,本来是及其重要的线索——病人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哪种医院有能力处理,被记者们很奇怪地忽略掉了。所以,我们对于A医院拒收的行为又怎么能得出“如果都以推诿来规避风险,生命何以得到保障?”的质问?? 除了医学常识,面对今天的医疗纠纷,一个以揭示真相为新闻报道者的责任、使命与良心的记者也不应该回避引发医院规避风险的激励机制。比如说:“B院产科一李姓医生同意收治,但称要一次性付清2万元的医疗费用。这笔钱对于两人俨然是天文数字。郭明恳求,“暂时没那么多钱,能不能便宜一点? ”然而,李医生下面的话当场将她骂哭,“她说,‘没钱你们跑这儿来干嘛?回你们老家去’。”且不论“骂哭”一词是来自于患者的体会,并不一定客观。就这个事件本身而言,郭明恳求医生减免医疗费,也是应该被医生拒绝的。为什么?记者先生女士们应该去调查卫生厅的规章制度,一个医生有没有资格减免医疗费?医院如果减免了医疗费,政府会不会补贴医院?我们会被一个求助无望的患者感动落泪,但是我们能不能因此责怪医院或者医生没有免费或者减少费用接待病患?如果这个理由成立,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饭店都应该对食不果腹者提供食物,所有的服装店应该对衣不蔽体者提供衣服,所有的火车还是航空公司应该对没钱回家的人网开一面? 所以,如果我们的记者先生在文章最后能够质问:是谁阻碍了医院因为医疗费用不足而收治病人?那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一悲剧的方案。 最后,我个人觉得,对于这个特定的患者,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地方就是:坚贞的爱情是不是一定要以违反医学常识的冒险为代价,让自己,也让社会背上沉重的负担?实际上,虽然这篇报道没有具体指出患者得的是什么样的病,但是它还是透露了A医院从一开始就告诉病人的医疗建议:如果她怀孕,极有可能就大人孩子都没了,分娩时也很可能大出血,‘能救活一个就不错了。’既然医生已经这样明白无误的告知病人不适合怀孕,那么为啥病人还要不顾一切的违背医嘱而行动呢?其实这样的事情是很多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中国现在的病人的医从性相当差。不把医生的专业性建议当回事。 即便是你真的决定冒险一试,你也应该预计到分娩时的困难,早作准备。但是从文中我显然看不到他们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因为首先,A医院从她怀孕时就已经告诉,A医院没有能力接生,但是患者第一选择还是去了A医院。这不知道是A医院错了呢,还是病人自己错了?这好比你要和豆浆,却偏偏要跑去星巴克,那么星巴克拒绝你是谁的错呢?其次,十月怀胎,你既然做好了到时候冒险的准备,为啥会在B医院临时请求医药费的减免呢?难道再过去长长的几个月中,没有任何机会筹措资金吗?如果真的贫困至此,那么有为什么一定要用一个孩子来证明爱情的坚贞呢?难道这是证明爱情的唯一选项吗? (搜狐博客@沈凌0华东理工《如何才能在报道医疗纠纷中传递正能量? ——评《安徽病重孕妇待产遭多家医院拒收》》)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