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李连达院士:改善医患关系关键在医改

2013-11-11 09: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近日,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患者刺伤医生案件。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据称,嫌疑人因对其之前在该院做的鼻内镜下鼻腔微创手术结果持有异议而持匕首行凶...

近日,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患者刺伤医生案件。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据称,嫌疑人因对其之前在该院做的鼻内镜下鼻腔微创手术结果持有异议而持匕首行凶。

针对这一惨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李连达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用暴力手段伤害医护人员都是不对的,应按照刑事犯罪处理。从长远来看,要根治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必须加快医改进程。

在王云杰抢救无效死亡后,浙江多地的医护人员走上街头,呼吁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对此,李连达表示理解和支持。“近来连续发生几起医护人员被杀被打被害事件,但有关部门并未采取行之有效的法律措施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医务人员没有安全感,怎么能好好工作呢?”

他同时建议,应对受到伤害的医护人员进行慰问,对受害者家属给予补偿,并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温岭杀医案”再次折射出近年来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困局。李连达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医疗体制,虽然目前在改进,但有些关键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例如,医院需要经费,需要改善补偿机制,但国家给的钱不够医院的正常开销。医院为保持收支平衡,只能赚病人的钱,“赚钱越多,病人负担越重,二者之间就成为矛盾对立面,这些原因使得医患关系日益恶化”.

“把医院推向市场、搞商业化,把治病救人的公益事业变成营利行为,结果带来一系列矛盾,医患关系从亲如一家到赚钱被赚钱,这才是根源。”李连达说。

另外,他认为,很多病人觉得自己花钱了就必须治好病,但是事实上依据现有的医疗水平,有些病可能无法治愈。然而,有些病人不理解,治不好就要喊打喊杀,这样的情况很普遍。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在宣传时缓解矛盾,不要激化,不要搞成对立面。要从正面宣传,而不是煽风点火。另外,不能伤害了医务人员就不了了之,必须依法处理杀人凶手和刑事犯罪分子。”李连达认为,当前有一种认知误区,认为病人是弱势群体,医生是强势群体,病人伤害大夫应从轻处理,这是不对的。

如何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在李连达看来,关键还是要缓解矛盾、调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在强调采取法律手段、打击犯罪的同时,做好“医患一家亲”的宣传工作。

不过,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加快医改。“打大夫、砸医院等暴力行为每年都有上千起,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只做简单的应急处理,很难改变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李连达强调说。

链接阅读:痛悼遇害的白衣战士!

近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全国医患恶性事件在2006年为10248件,2009年升至16448件,2010年更升至17243件。从2000年至2012年被杀医生14人,伤者无数。

在和平的年代,他们倒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不是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却牺牲在被他们救死扶伤的病人手下,何其悲惨?!何等残忍?!人们在问:这样古今中外极为罕见的怪事,为何发生在我国和平建设,高歌猛进之际:为什么?应该三思。

最近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又发生医务人员一死三伤的恶性事件。医患本是“一家亲”,共同的敌人是疾病,理应医患团结共同战胜疾病,而现在却恶化成医患对立的“敌对”关系。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怪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

一、社会矛盾。社会的不公正、不合理,两极分化一时难以解决的难题,成为民愤、民怨,反映在医患关系上,医务人员成了社会矛盾的出气筒、替罪羊。

二、第一次“医改”留下的后遗症。当时由于国家投入医药卫生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将医院推向市场,商业化、自负盈亏、自己养自己,将国家负担转嫁给人民大众,转嫁给病人,转嫁给医院,国家给医院的全年经费仅够1个月的支出。医院补偿机制被毁,不得不将90%经济负担转嫁给病人。“以药养医”、“过度诊疗”等一系列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措施强加于病人。“看病贵”、“看病难”急剧恶化,而广大群众不了解真相,误认为是“白衣天使”变成了“白眼狼”.一项错误决策所带来的恶果,全部由医务人员承担,医生再一次成为替罪羊。

在第二次“医改”后,虽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幅度增加国家的经费投入,改善全民医疗保健工作,特别是基层社区医疗及农村医疗,改善医保制度等。但是城镇医院的经费补偿机制仍未解决。一方面医药分家,禁止“以药养医”,禁止过度诊疗,但另一方面医院的经费来源仍未解决。一方面强调医院是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另一方面将医院推向市场,商业化、自负盈亏、自己养自己,仍在继续,无法解决。医院为了收支平衡,自己养活自己,仍然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增加医院收入,转嫁给患者的经济负担仍难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的主要矛盾是病人自己负担的费用比例过高,如能更合理的降低病人自付比例,“看病贵”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三、一些误解。

1、“以药养医”、“过度诊疗”、“看病贵”问题,前面已述及。“看病难”问题主要是两方面:①“看病难”实质是到高级医院、找高级专家看病难。无论什么小伤、小病,都要到三甲医院找一流专家。病人多、专家少,这个矛盾永远不能解决。应该多级医疗、分流病人,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将轻伤小病分流到各级医疗机构去诊治,将大伤大病和疑难病症转诊至三甲医院找专家诊治,合理分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

由于大量病人涌向少数三甲医院的少数专家,因而每名医生一上午要看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病人,医生在超强度工作、超量诊治,甚至带病工作,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值班医生要连续工作24小时,有的第二天还要看4小时门诊(连续工作28小时)。尽管如此,仍然不能满足病人就诊要求,大量病人候诊3小时,看大夫5分钟成为常规。否则就无法看完全部病人。这种情况使广大患者极为不满,打骂医生不可避免。这不是医生之过,是医疗体制机制的缺欠带来的恶果,但是医生要成为替罪羊,成为患者泄愤的出气筒。

2、“有罪假设”的不良影响:有种“理论”认为医生是强势群体,病人是弱势群体。因而在医患纠纷时,首先假定医生“有罪”,由医生拿出足够证据证实自己“无罪”,否则即认定医生“有罪”.由于这种“理论”,使医生处于被动自卫状态,哪怕是极轻病人咳嗽一声,也要作全身的全面检查,留足“证据”,以防几年后万一病人发生其他疾病或癌症时,追究医生几年前“漏诊”的责任。这种“理论”进一步离间医患关系,煽动对立,激化矛盾,在医患关系上起到极为恶劣的作用。小偷被抓后是“无罪假设”、“疑罪从无”,要由公检法提出证据证实其有罪,才可定案。而医生的待遇竟不如小偷?!此论不废,医患关系很难正常化。

3、媒体的作用影响甚大:各种媒体应该实事求是,正确报导有关医疗卫生工作,促进医患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医患团结亲如一家的话多讲,有利于医改、有利于全民医疗保健的话多讲,而不利于医患团结、煽动对立、激化矛盾、扩大事态,甚至使之成为社会事件的宣传,不利于医改、不利于改善医疗保健工作的话应该尽量少讲,最好不讲。

四、建议:

1、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在于“医改”.积极推进医改,解决一些根本性矛盾,治本重于治标,增加保安人员、戴头盔、穿防弹衣,只能治标,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治本措施是增加国家及社会的经费投入,明确公立医院的性质是公益事业、非盈利机构、非商业化措施;而私立(民营)医院可以推向市场、商业化,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和运行规律,亟待解决,具体化,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上。有关医改中一系列关键问题,治本措施都应逐一解决,难度大,困难多,阻力重重,进展并不顺利,可以理解,还需继续努力。

2、正确理解医药卫生工作者的现状与问题,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误解,合理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确保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依法严惩杀人犯和刑事犯罪,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的改善,和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两方面的努力,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重新树立医患一家亲的和谐关系,重塑救死扶伤白衣战士的光辉形象。医生爱病人,病人尊重医生,互相关爱,互相信任,亲密团结,战胜共同的敌人--疾病,确保全民健康。这不仅是医药卫生界努力的方向,也是全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努力的方向。

来源:中国科学报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