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患儿就诊或住院时常已经使用抗生素等原因,我国儿科侵袭性标本分离病原菌阳性率很低,相关研究也很少。 在八地监测中,有31株肺炎链球菌侵袭性疾病(IPD)分离株,青霉素的中介率/耐药率为17.2%/55.2%,最大青霉素MIC值为4 μg/ml;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曲松的不敏感率分别为41.3%、72.4%和38.3%;对红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均为96.6%,对磺胺甲基异公式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为82.8%;全部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 2006-2008年,北京儿童医院牵头收集了11家儿童医院或医院儿科的IPD菌株(共171株),包括分离自血液的103株,脑脊液47株,胸腔积液20株,关节腔液1株。根据CLSI 2007标准,青霉素的中介率/耐药率为42.1%/26.3%;根据CLSI 2008年标准,非脑膜炎菌株对青霉素的中介率为0.8%,无耐药株;76.6%的脑膜炎菌株为耐药株。IPD菌株对阿莫西林敏感率高(94.7%),对头孢呋辛敏感率仅为35.1%。非脑膜炎菌株对头孢曲松的中介率为19.4%,无耐药株;脑膜炎菌株的中介率/耐药率高(34.0%/29.8%)。除7株(4.1%)外,其余菌株对红霉素高度耐药,MIC>256 μg/ml 29.2%的菌株对亚胺培南不敏感。超过70%的菌株对四环素和磺胺甲基异公式唑-甲氧苄啶耐药。所有的菌株均对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按照CLSI 2007年和2008年标准分析耐药模式,多重耐药率分别为89.5%和91.8%。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IPD分离株耐药性(以及常见血清型)的分析结果与非侵袭性分离株的监测数据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证明,在难于获得IPD菌株时,对非侵袭性菌株的流行病学监测可作为重要的替代方法,对临床治疗(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