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新生儿颅内压持续动态监测获成功

2013-11-25 08:4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3|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来自湖南省邵阳市的齐齐(化名)患有内左枕叶动静脉畸形,出生4天后由于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出血,且血肿较大,若不手术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以后还会发生颅内出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和新生儿科共同会诊后,1...

来自湖南省邵阳市的齐齐(化名)患有内左枕叶动静脉畸形,出生4天后由于血管破裂导致颅内出血,且血肿较大,若不手术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以后还会发生颅内出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和新生儿科共同会诊后,11月4日为出生仅有29天的齐齐行开颅手术,并尝试为他应用颅内压动态监测。从已收集的资料来看,采用这种持续动态颅压监测方法救治新生儿病患,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目前,齐齐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不日即可出院。

  11月14日,记者在该院新生儿病房内看到,一根细细的导管从齐齐头部延伸出,连接着床旁的颅内压监测仪,显示齐齐颅内压的实时变化。齐齐的颅内压已由最初的26毫米汞柱,下降至正常水平的7毫米汞柱以下。

  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岳少杰教授介绍,颅内压过高,会导致脑部缺血和缺氧,从而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但以往颅内压监测一直应用于成年人患者,儿科运用极少。新生儿大脑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任何损伤都可能大大影响今后的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死亡。如何放置监测仪探头,同时避免损伤新生儿的脑组织,是一个技术难题。岳少杰将以往应用于成年人的技术进行改良,将监测仪探头放在硬膜外,与新生儿的脑组织没有直接接触,从而避免损伤脑组织。新生儿颅内血管和硬膜之间空隙极小,需要技术娴熟的神经外科专家在显微镜下非常精细地操作。

  岳少杰说,微创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可以精确掌握颅内压力变化情况,避免盲目使用降压措施和判断降压效果,为精确指导降颅压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新生患儿治疗成功率。

来源:健康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