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社评:医院下达创收指标何以屡禁屡犯?

2013-11-27 13: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4|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理顺医疗机制必须与强化政府在公立医院中的责任一起求解,方可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近日就深入推进医改工作答记者问。孙志刚指出,要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医院不能将创...

理顺医疗机制必须与强化政府在公立医院中的责任一起求解,方可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近日就深入推进医改工作答记者问。孙志刚指出,要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医院不能将创收指标层层分解到医生头上。

谁都知道,医院把创收指标层层分解到科室甚至医生头上是时下的潜规则,在一些医院中暗行。将医院收入、医生收入与医生的职业行为捆绑起来,让掉进钱眼里的医生主动、积极配合医院的创收计划,对医院来说倒是既得利又省事,对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来说,却是一杯五味杂陈的浊酒。

  医生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应基于病情与技术的需要,也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不足与过度都是失当的,医技所限无可奈何,人为故意造成不可原谅。当医生“情为钱所系”,医疗服务的异化就不可避免。“看病”成了“看钱”,对患者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大处方”、“大检查”不仅加重了患者的费用负担,加剧“看病贵”、“看病难”,也有可能损害患者的健康。譬如滥开、滥用抗生素,造成患者对该药产生“耐药性”,最后导致“无药可治”。

  医者父母心。对于那些真正有“父母心”的医务工作者来说,背离技术规范、医学伦理,把患者当作“待宰羔羊”往死里宰,也是一种令人备受煎熬的“职业耻辱”。数年前,广州一名民营医院医生在一个月内三次辞职,引起业界关注,其原因有二:难以承担院长下达的“创收指标”压力、面对贫苦患者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当医患关系蜕变为一种赤裸裸的经济关系,也就沦为一种“危险关系”—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发生医疗意外,个别失去理性的患者或家属就容易将怒气撒在医生身上,招致医患冲突。最近几起针对医生的恶性事件,或多或少都与此有关。

  医院下达创收指标,危害早已显现,亦为管理部门视为大患。2004年,当时的卫生部就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和科室不准实行药品、仪器检查、化验检查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提成办法;2009年初又发通报重申:严禁全国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向科室下达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屈指算来,禁止医院下达创收指标已近十年,结果却是屡禁屡犯,“老病”复发,说明此病绝非一方禁令可治。

  看起来,医院向科室、医生下达创收指标是内部激励、考核机制出了偏差,或者还有一个“医药倒挂”问题—护理、诊疗服务的费用与成本并不成比例,甚至出现“倒挂”,医院、医生不得不“以查养医”、“以药养医”,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都不是深层原因,根子在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化、商业化的路上滑得太远。如果医疗机构仍处于在商言商的状态,不在病人身上赚钱,到哪里找钱过日子?哪怕禁止下达创收任务,医院还是能找到别的替代办法。就像取消药品加成,转而提高服务收费,如若没有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对患者来说,意义不大。是故,理顺医疗机制必须与强化政府在公立医院中的责任一起求解,方可取得实质性进展。否则,再过若干年,禁令还得重申。

链接阅读 七年前旧闻:摊派住院指标是在挥刀自宫

(原文发表于2006年12月4日)

“从10月份到12月份,每名职工都必须往医院带住院病人,每少完成一个指标,就扣发工资200元。”刘喜兰对院方公布的这一政策颇不理解,医院怎能靠这样的手段来提高经济效益?湖南永州第二中医院称反商业贿赂致收入下降,所以向职工发住院指标。(12月3日《成都商报》)

  卖雨伞的希望天天下雨,律师希望人人打官司,医生希望门庭若市。单位也好,个人也好,都有自利的一面。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医院希望增加创收本没有错,但创收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不要违背职业良心,让人戳脊梁骨,更不能违法。

针对医护人员收红包、拿提成、吃回扣的问题,反商业贿赂无疑令广大公众充满期待。但医院方面为了弥补“反商业贿赂”带来的“损失”,竟然以扣发工资相要挟,给职工下达住院指标,好一个“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歪招”!住院指标与工资挂钩,医院这一招也真够“毒”的。这不是逼医生对患者打劫吗?医生可以忽悠患者,没有处方权的医院职工又向哪里拉患者住院呢?也难怪医生反响强烈,遭来舆论一致谴责的。

  其实,患者是否需要住院,住院多长时间,用什么药,本该由患者的病情决定,还要征询患者意见。医院怎能为了一己私利,“逼医生为娼”,打劫患者呢?医院是眉开眼笑了,可怜患者的荷包干瘪了。在看病贵的大背景下,过高的医疗费用本来已经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医院再如此打劫,只会让不堪重负的患者雪上加霜。

  现在,由于创收经济思维作怪,不少医院正在偏离救死扶伤的轨道。住院指标与工资挂钩,不仅与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宗旨违背,更是在逼退医生医德。且不说有部分医生本身就热中于开大处方、过度诊疗。在指标与工资挂钩的现实语境下,就是正直的医生为了完成指标,也会对患者夸大病情、诱导本不该住院的患者住院,或者给患者开大处方、开贵药。这哪里是救死扶伤的医院?分明是一个坑蒙拐骗的市井无赖。

  从法律的角度看,患者到医院看病,事实上与医院之间达成了消费合同关系。既然是合同关系,双方就应该遵守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基本原则。如果医院下达住院指标,欺骗患者住院,显然是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则的违法行为。

  而且,给医生下达住院指标,本身说明医院存在问题。试想:如果是一家有口皆碑的好医院,根本不会为“门前冷落鞍马稀”而发愁,更不会动歪脑筋。当然,由于医患之间信息、权利不对称,在医生的诱导胁迫下,孤立无助、毫不知情的病人可能会上当受骗。医院即使靠这样的“杀手锏”,暂时忽悠了几个病人,捞取一点蝇头小利,但骗术是不能长久的,这样心中只有铜臭的医院,不但会加大公众的怀疑空间,伤害医院公信力,更是在自掘坟墓,自绝于市场。

  最后,我奉劝一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想医院效益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诊疗、合理收费才是硬道理,一切歪脑筋都是枉然。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