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NEJM综述: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2013-12-6 09: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近日,一篇发表在《NEJM》的研究表明,呼吸机能够诱发肺的结构性损伤。机械通气的目的是在呼吸肌休息的情况下提供充足的气体交换。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的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机械通气的应用使麻痹性脊髓灰...

近日,一篇发表在《NEJM》的研究表明,呼吸机能够诱发肺的结构性损伤。

机械通气的目的是在呼吸肌休息的情况下提供充足的气体交换。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的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机械通气的应用使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的死亡率由80%降至约40%。尽管该治疗具有明确的获益,但许多患者虽然在启用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气恢复正常,但最终仍然死亡。这种死亡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通气并发症,如气压伤(即大量漏气)、氧中毒和血流动力学损害。研究者发现机械通气能够引起肺的结构性损伤。

呼吸肺并不是新兴词语,1967年就已出现。最近,机械通气可在之前已受损的肺中引起损伤加重、可在正常的肺中引起损伤再度受到关注。这种损伤的病理学特点为炎性细胞浸润、透明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肺水肿。机械通气引起的各种肺部改变被总称为呼吸机诱导肺损伤。这些由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改变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然而,本世纪早期才有一项研究显示,设计用于使这种损伤最小化的通气策略降低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死亡率,从而证实了成人中呼吸机诱导肺损伤的临床重要性。


鉴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临床意义,文章对该损伤的发生机制,生物和生理学改变,预防及降低其危害的临床策略进行综述。

上述提及的研究有助于在临床治疗作出取舍,不过它们大多仍无法解决许多临床疾病中的复杂问题。这些研究,对临床医生将生理学原理与临床数据相结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数据提示应广泛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但理想的通气策略仍有待确定,而在这些策略成为标准实践之前,需要进行更多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研究。

来源:Simon R. Finfer, M.D., and Jean-Louis Vincent, M.D., Ph.D., Editors.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