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2013ACC/AHA新风险评估模型引争议

2013-12-10 09: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1|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杜昕11月12日,ACC与AHA联合公布“2013ACC/AHA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南”。该指南以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事件10年风险作为首要关注对象,不再强调胆固醇等单项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杜昕

11月12日,ACC与AHA联合公布“2013ACC/AHA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南”。该指南以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事件10年风险作为首要关注对象,不再强调胆固醇等单项指标达标值。该指南同时提供风险预测附加公式,并提出不同人群高危者的识别方法和主要干预措施(图)。


图 2013ACC/AHA心血管风险评估指南推荐的不同人群高危患者识别方法和主要干预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10年风险评估新公式以来自于NHLBI资助研究的多样化人群为基础,转归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以及致死性/非致死性卒中。临床医生能够更加明智地确定可从降低风险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有学者对该危险评估系统的预测准确性提出质疑,指出产生该预测公式的队列较早,不能反映现代社会特征,同时他汀类药物已广泛使用,因此该公式高估了人群风险,使许多人接受不必要他汀类药物治疗。但指南制定者们坚持认为,风险预测值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值,它是与患者交流的开始,是众多高危者的筛选方法之一。反对者在风险超低人群中验证预测公式的准确性,得出该公式高估患病风险的结论并不能适用于多数美国人群。鉴于目前全世界1/3人死于心血管病,60%人经历过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因此指南推荐1/3成年人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合理的。

尽管指南存在争议,但在理念上有很多先进之处,最重要的是不再强调单个危险因素,而是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以降低整体风险为目标。

风险评估模型有待在我国人群队列中进行验证。我国现有的心血管病队列建立较早,近20年来,我国经历了社会经济转型,过去的预测模型有可能低估现代人群的患病风险。因此更新研究队列,产生基于我国人群的预测模型,对有效预防至关重要。

来源:医师网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