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贾伟平:必须提高糖尿病患者综合代谢控制达标率

2013-12-10 15: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射科贾伟平教授2013年10月AmJMed发表了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牵头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糖、血压、血脂的全国性评估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射科 贾伟平教授

2013年10月Am J Med发表了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牵头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糖、血压、血脂的全国性评估研究”(简称 “3B研究”)[Primacy of the 3B approach to contro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m J Med 2013 Oct;126(10):925.e11-22]。该研究报道了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的控制现状,并探讨了医院级别、医生专业、治疗模式以及患者临床特征对代谢控制的影响。

3B研究是一项在现患糖尿病患者(年龄≥18周岁,糖尿病病程>半年)中进行的多中心、多专业、横断面、观察性研究。该研究从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在全国104家不同级别医院共纳入258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2.6岁,47%为男性),共有730名来自不同学科(包括内分泌科、心内科、肾内科及全科)的研究者参与。

研究结果显示:

★ 在中国,有72%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及总胆固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6%、133/79 mmHg(1 mmHg=0.133 kPa)和5.0 mmol/L。

★ 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分别有47.7%、28.4%和36.1%的患者血糖(HbA1c<7%)、血压(<130/80 mmHg)和血脂(总胆固醇<4.5 mmol/L)控制水平达标。此外,有30.7%的患者HbA1c<6.5%。

★ 仅有5.6%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血糖、血压、血脂均达标。

★ 同时伴有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之单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6倍。

★ 与血糖、血压及血脂达标有关的因素包括:老龄(年龄>65岁)、男性患者、受教育水平(高中以上)、不吸烟、不饮酒、体重达标(体重指数<24.0 kg/m2 )及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5年)。

★ 90.9%的糖尿病患者接受降糖药物治疗,在伴有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中,分别有约2/3和1/2的患者接受降压和调脂药物治疗。

本研究提示,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全面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依然面临挑战,而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最佳结局的关键。

点评

血糖、血压、血脂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更大。然而,传统的治疗模式仅仅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査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9.7%,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居全球第一。因此,研究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现状具有显著的临床及社会经济学意义。

尽管众多的研究表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良好的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能够显著延缓或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现状不容乐观。3B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72%同时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却仅有5.6%的糖尿病患者实现了血糖、血压及血脂达标。提醒我们,为了降低糖尿病对中国实际人群的健康危害,必须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包括血糖在内的综合代谢控制达标率,控制可变高危因素,以期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和致残、致死率。为此,非常迫切需要改变目前仅仅关注血糖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建立一种由国家(政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性医院多学科医生、公共卫生研究者、健康支持者及患者共同参与的多层面综合干预模式,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率。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12月第52卷第12期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