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关于人体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具有明确相关性,同正常人群相比,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内有益菌群数量明显减少,有害菌群数量明显增多。相关研究结果于2013年12月6日在线发表在《J Natl Cancer Inst》杂志上。
人体肠道寄居着数以千计的微生物,能够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并抵御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或许存在相关性。美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患者143,000人,大约有 51,000人死于该病,仅次于肺癌的死亡人数。然而,结直肠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对结直肠癌患者(n=141)和健康志愿者粪便标本中肠道微生物的DNA进行了比较,发现结直肠癌标本中梭杆菌的数量远远多于健康志愿者。梭杆菌常寄居在人体口腔与消化道,并与肠道炎症的发生有关。
此外,结直肠癌标本中梭状芽孢杆菌的数量低于健康志愿者,梭状芽孢杆菌为一种有助于食物纤维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的肠道有益菌群。
专家观点
纽约大学癌症研究所公共健康学助理教授Jiyoung Ahn博士(研究的主要参与者)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明确有益菌群的种类或许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打开了希望之门。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于明确饮食及生活方式对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具体影响,这或许能为该病的防治指明方向。
编译自:Microbes in gut may increase risk for colorectal cancer. Medical News Today.10 Dec. 2013.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