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重建40年前的医患和谐,从相互信任做起

2013-12-18 11: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8|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本报党报热线在12月3日、12月5日和12月10日连续对朱先生寻找四十年前两位医生的故事进行了报道,因为年代久远,虽然最终没能找到具象的“个人”,但是却找到了一个待病患如亲人的医护“群体”。系列报道刊...

本报党报热线在12月3日、12月5日和12月10日连续对朱先生寻找四十年前两位医生的故事进行了报道,因为年代久远,虽然最终没能找到具象的“个人”,但是却找到了一个待病患如亲人的医护“群体”。系列报道刊发后,许多读者赞颂四十年前那种融合和真诚的医患关系。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个现实,四十年后的今天,虽然“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每天仍在上演,但医疗纠纷屡现,甚至个别由此引发了暴力事件,让人们不免慨叹: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医患关系今不如昔了。对此,患者和医生是怎么看的呢?

患者 大部分相信医生,但担心收费贵、过度医疗

医生救死扶伤,病人信任医生,目前绝大部分医生与病人之间,就是这样最纯真的关系。但不可否认,近来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表明,与四十年前相比,这最简单的信任已蒙上了一层阴影。

12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某医院门诊大厅,几乎所有候诊者都表示还是相信医生的,“否则也不会来医院看病啊”,家住小港的张先生说道。问及如何看待医院和医生,带着上了年纪的母亲来看病的陈女士表示自己有时感觉遭遇医生和护士 “冷脸”,“老人看个病很不容易,我们做儿女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来看病最担心收费贵、乱体检,“上次有个同事简单的感冒就花费了好几百,我还听说医生的奖金是与他安排做检查的病人数量挂钩的”。

某医院原心脏内科的孙医生也替患者“诉苦”,他告诉记者,自己每月都有收治病人住院的“硬指标”,如果到月底他的名下还没有出现12个人名,“奖金你一分也别想拿到”。迫不得已,到了月底他只能给那些熟悉的“老病号”打电话,“怎么样?是不是最近又不太舒服了,来住两天院调理一下吧,对,有床位,今天就来吧,晚了可能就没了。”在给记者演示如何打电话时,孙医生笑得很尴尬,“这么个做法你说患者能乐意吗?”如今他厌倦了那样的做法,已从医院离开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除了“冷脸”和过度医疗,来看病的孙女士还为医生给她出的“选择题”纠结,“医生总说这样治会怎样,那样治又会怎样,然后就让我选,很多专业术语我们听不懂,也不想知道,作为来看病的,我更希望医生能给我个明确的答案。”

“医生解释时耐心吗?”

“很耐心也很详细,但是最后让我去选择,我觉得医生是想推卸掉自己的责任。”

现在的病人与四十年前不同,他们的文化程度更高、视野更广、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但是有些医院和医生还采取老式的沟通方法,因而患者对医护群体的不满与不信任情绪逐渐产生。

医生 需要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有时患者断章取义,他们在网上查到一些信息,就拿来质疑你的诊断”,翁占平医生200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市立医院东院产科工作,她告诉记者,正确的诊断必须基于病情通盘的考虑,不能仅仅只依靠某一病症、反应等小细节相似,就觉得应该是这个病、就应该是那样治。

“碰到这样的患者,你怎么办呢?”

“只能一点一点跟他耐心解释,希望患者能够了解病情、理解病情,从而信任我,信任我的专业素养和身为医生的责任感。”翁占平说道。

由于对医学专业的不了解,对医生的不信任,极少部分病人抱着“处处防着医生”心态,拿出录音笔、摄像机。医生们在面对病人举起的录音录像器材时,感到的是不被信任的委屈和不被尊重的屈辱。

青岛某医院一位内科医生告诉记者,自己能体会到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苦,但是有的病人却并不信任自己,总觉得让他做检查是过度医疗,是让他多花钱。比如,有位病人说自己胃痛,就让他去检查一下心脏,但还没等解释清楚为什么,病人就站起来指着他骂。“其实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的病人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心脏的迷走神经与胃肠的迷走神经是一支的分叉,因此心脏有问题往往会出现反射性的疼痛和牵扯痛等现象。”

“那究竟有没有过度检查的情况?”

“不得不承认,个别医院的个别医生为利益会做出这种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但大部分医生都是尽心尽力诊断,再加上患者多,医疗器械都很紧张,而且做什么检查,为什么要做,患者只要有疑问,都可以与医生进行交流,像我就很乐意解释自己的判断。”

不可否认,患者的不信任和疑惑还可能通过与医生面对面的沟通改变的话,那有时社会舆论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妖魔化医护群体,对他们进行着武断的缺席审判。

“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深圳产妇被缝肛门,因为我们就从事的是产科,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市立医院东院产科护士长高钿告诉记者,缝肛门事件很明显,就是因为生产时产妇腹腔内压力过大,导致痔疮出血,为了临时应急,助产士缝合了痔疮。“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种医学处理,很多人都骂医院和医生黑心,连我的亲戚也在当时给我打电话,说医院怎么还这样做。”

“你们报道中老一辈医生的故事确实带给我很多感动,医生全心全意,才会让病人信任我们,这带来的是一种积极的力量”,高钿说:“不光是医生与病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也是相互信任。”

“虽然都说现在医患关系今不如昔,但我有信心,只要每位医生恪守职业道德,真诚地对待患者,就一定能与患者一起重建四十年前的那份真诚与信任。”

来源:青岛日报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