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同科室时间不等,规定太机械;患者:时间不好界定,沟通更重要
近日,上海市卫计委拟在部分郊区三级医院试点,将门诊医生每次接诊不低于10分钟纳入院长考核,这一话题引起了医生、患者的广泛讨论。记者昨日探访发现,不同科室接诊时间大不相同,医生患者均认为,强制的10分钟不太合理,关键在于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
探访
接诊时间各不同
皮肤科1分钟、儿保科10分钟
不少患者表示,有时排队1个多小时医生1分钟就给打发了,似乎还没有问完就被打断,换成下一个病人。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拟开展试点,将医生接诊时间不少于10分钟作为考核项目。
那么,医生接诊一位病人到底花多少时间?昨日,记者进行了探访。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昌门诊部皮肤科,市民王女士进入诊室后,把手部皮肤给医生看了一下,自述病情30秒后,医生说:“湿疹,我给你开药,拿药回来我告诉你怎么用。”整个过程仅花1分钟。
而在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市民周女士带着半岁的宝宝在专家诊室呆了10分钟,由于养育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周女士一条一条记录在本子上,一次性向专家请教,专家也耐心作答,整个过程花了10分钟。
现状
医院“配套”影响接诊时间
记者发现,由于医院“配套”不同,医生坐诊时的工作量不同,造成接诊患者的时间也有差异。在武昌一家三甲医院,一名专家坐诊时,没有护士进行分诊,也没有人协助开药或书写病历,专家一人分诊、写病历、开药,一秒钟也没停下,与患者沟通的时间较少,而另一家医院则为专家配备了一名护士,护士进行分诊、协助检查以及为病人医嘱,专家明显更加“从容”。
态度
10分钟规定太“死”
医患良好沟通是关键
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一名副教授表示,不同的专科需要的时间肯定不同,他本人限号20个,那么一上午如果只看20个患者,每个人有约12分钟,但常常用不完,由于等待的患者较多,他以平均5分钟看一个患者的速度看完还可以让等待的患者加号,再适当留出一些时间看疑难重症患者。
“我的专科属性比较简单,但其他科室就不一定。”他介绍,比如有些较重的疾病,癌症等也许一个10分钟也看不完。因此不少医生认为,机械地规定10分钟不太合理。
患者对接诊时间怎么看?
市民王先生表示,看病只要问清楚就行,如果规定10分钟,难道看完病坐在医生诊室不走吗?他认为,只要医患沟通良好,时间并不是问题。但也有患者认为,目前的确存在看病太快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制时间规定让医生充分回答患者问题,但究竟是多少分钟,的确不好界定,“希望这个话题能引起医院和医生的重视,和患者加强沟通”。
(长江商报《医生接诊至少10分钟,合理吗?》 本报记者 胡梦)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