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Am J Psychiatry:抗抑郁药肝毒性被低估

2014-1-3 09:3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一项于12月2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JPsychiatry2013Dec20)的研究显示,所有抗抑郁药均可能造成药物性肝损害,即便是在推荐剂量;另外,某些人群较其他人更易感。“既往文...

一项于12月2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 J Psychiatry 2013 Dec 20)的研究显示,所有抗抑郁药均可能造成药物性肝损害,即便是在推荐剂量;另外,某些人群较其他人更易感。

“既往文献中,抗抑郁药的肝毒性被低估了。”研究者之一、法国比塞特尔公共援助医院Gabriel Perlemuter博士指出。

在某些病例中,药物所致肝损害是不可逆的。鉴于目前尚无针对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方法,研究者指出:“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谓至关重要。”

不可预测

研究者回顾了来自158项研究报告的临床数据,其中包括88例个案报告、38例原创性研究以及32篇综述。

研究者通过计算得出,在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中,有0.5%-3%出现无症状的血清ALT(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

在大多数病例中,肝损害为“特发及不可预测的,且通常与药物剂量无关。”肝损害可能出现在服药开始后数天至6个月之间。

所有抗抑郁药均具有肝毒性,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及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然而,现有证据尚不足以形成有关抗抑郁药相关肝损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严谨结论。

基于对证据的回顾,造成肝损害风险最高的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三环/四环类抗抑郁药、萘法唑酮、安非他酮、度洛西汀及阿戈美拉汀。风险相对较小的抗抑郁药则包括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

危及生命的药物性肝损害曾见于以下药物:MAOI、三环/四环类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舍曲林、安非他酮、萘法唑酮、曲唑酮及阿戈美拉汀。

尽管尚未明确阐明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者建议,最好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降低相关风险。

谨慎使用

Perlemuter及其同事指出,具有较高肝损害风险的药物在应用于以下群体时应格外小心:老年人、服用多种药物者、酒精滥用、物质非法使用、慢性肝病患者。“在治疗前进行系统筛查,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肝酶或许有用。”

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异常也很重要。医师应鼓励患者报告可能与肝脏问题相关的任何临床症状,当出现黄疸时应停止治疗。研究者建议,出现可疑肝损害时应“立即停药”。

编译自:Antidepressant-Induced Liver Injury Underestimated,Megan Brooks,Medscape,December 31, 2013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