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否应常规切除后纵韧带?

2014-1-9 13: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通常而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只有少量患者出现疾病的复发。因此有学者建议在颈椎前路手术过程中切除后纵韧带,以减少后期后纵韧带对脊髓压迫的可能性,达...

通常而言,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只有少量患者出现疾病的复发。因此有学者建议在颈椎前路手术过程中切除后纵韧带,以减少后期后纵韧带对脊髓压迫的可能性,达到彻底的减压,同时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交感神经症状,如颈椎性头晕。

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手术保留后纵韧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留临近颈椎节段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同时在放置椎间融合器时可以起保护作用。是否需要切除纵说纷纭,焦点主要集中在后纵韧带后期是否会产生脊髓压迫症状。

近期有美国学者对颈椎椎间融合术后再次出现神经根症状的患者进行了MRI影像学研究,研究发现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ACDF治疗后再次出现神经症状和后纵韧带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结论发表在近期出版的spine杂志上。

研究共纳入33例因颈椎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女性66%,平均年龄51.6岁),这些患者术后存在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颈椎症状,术后进行MRI检查以明确原因,平均术后MRI检查时间点为7月(0.3月-53月)。

术后患者存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或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除外。33例患者中,12例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术,19例前路减压融合术,1例节段椎体切除术,1例颈椎假关节切除融合术,所有患者均保存后纵韧带。颈椎后纵韧带脊髓压迫定义为:2位独立观察者确认颈椎后纵韧带接触或者损伤脊髓。

研究结果提示:所有患者中未发现颈椎残余疼痛症状和脊髓压迫相关(p<0.05),2个独立研究者评估的组间一致性较高。4例患者进行了再次翻修手术(2例C3-C4翻修,1例C6-C7翻修,1例行C4-C5-C6后进行C6-C7翻修),但和后纵韧带的压迫无关。

研究者分析:颈椎后纵韧带作为颈椎稳定装置的一部分,保留后纵韧带的完整性有较多好处,如作为拉伸装置预防置入椎间融合器时发生的颈椎过伸。研究者认为,对颈椎后纵韧带无明显病变的患者,保留后纵韧带并不会在后期对颈椎产生压迫等,建议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完整的保留正常的后纵韧带。

但作者同时提醒在应用MRI进行影像学评估时需要注意由此而产生的假阴性结果,需特别警惕在后纵韧带后方突出的的组织造成的脊髓压迫有可能在MRI上没有清楚显示。

文献来源:Spine (Phila Pa 1976) 2013 Feb 38 3 :253-6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