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特立帕肽治疗特定骨质疏松症疗效优于利塞膦酸钠

2014-1-13 11: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针对男性糖皮质激素相关骨质疏松症(GIO)治疗的临床研究数据缺乏。基于这种情况,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医院的Claus-C.Glüer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发现,特立帕肽在脊椎BMD、微结构、F...

针对男性糖皮质激素相关骨质疏松症(GIO)治疗的临床研究数据缺乏。基于这种情况,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医院的Claus-C. Glüer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发现,特立帕肽在脊椎BMD、微结构、FE分析所得骨强度等方面均优于利塞膦酸钠。

研究者首先在应用糖皮质激素(GC)大于等于3个月的男性中进行了一项随机、开放性试验,筛选得到骨骼面积骨密度(aBMD)T值≤-1.5标准差者。随后对入组者分别应用20ug/天的特立帕肽(45例)或35mg/周的利塞磷酸钠(47例)18个月。

主要目标是比较由计算机断层扫描(QCT)评定的腰椎(L1-L3)骨密度(BMD)。次要目标包括高频率QCT(HRQCT)扫描的BMD和第十二胸椎微观结构;轴向压缩载荷;前屈;由HRQCT数据而得,有限元素分析(FE)评估轴向旋转;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aBMD;生物学标志及安全性分析。在0、6及18月时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像。用混合模型重复测量评价两组从基线开始的变化。

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6.3岁。糖皮质激素用量中位数为8.8mg/天,用药时间中位数为6.4年。39.1%患者存在再发骨折,32.6%的患者既往曾应用双磷酸盐治疗。18个月时,两组患者骨小梁BMD均有明显增加,特立帕肽组增加更为明显(16.3% vs 3.8%,p=0.004)。

两个治疗组经HROCT检测的骨小梁和皮质变量均有显著增加,而特立帕肽组在在完整性、小梁BMD和骨表面容积比(BS/TV)等方面改善明显。两组的脊椎强度在18个月时均明显增加(特立帕肽,26.0%-34.0%;利塞膦酸钠,4.2%-6.7%),而特立帕肽组的所有载荷值均明显增加(0.005 <p <0.01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类似。在利塞膦酸钠组,发生了5(10.6%)例新的临床骨折,而特立帕肽组没有。

总之,在本项针对男性GIO患者的临床研究中,特立帕肽在脊椎BMD、微结构、FE分析所得骨强度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利塞膦酸钠。

文献来源:J Bone Miner Res 2013 Jun;28(6):1355-68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