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 饶慧瑛 魏来
2013年12月10日,《肝脏病学杂志》(J Hepatol)在线发表了欧洲肝病学会(EASL)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治指南》。EASL 2013年版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在2011年指南的基础上,对丙肝领域的新进展和新药物进行了更新,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丙肝提供了更全面的、更新的依据。
提出疗效的预测因素
新指南提出IL28B宿主基因型是疗效的一项重要预测因素,IL28B基因编码IFN-λ-3与治疗应答有明显关系。新指南给出推荐意见:尽管IL28B是重要的预测因素,但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并非必须检测IL28B基因型。同时须注意,治疗前必须检测HCV基因型,甚至采用PI治疗的患者还需确定基因亚型1a/1b。
调整检测下限
新指南的HCV RNA未检测到的下限设为<15 IU/ml,而2011年版本指南为<50 IU/ml,这主要得益于检测试剂灵敏度的明显提高。
定义SVR12 新指南增加了SVR12的定义,即治疗结束后12周用灵敏的试剂检测不到HCV RNA(<15 IU/ml)。该定义的提出是基于有研究发现SVR12与SVR24的一致性为99%,但还需要更多的进一步研究证实。
变更慢性丙肝的标准治疗
新指南中的慢性丙肝的标准治疗不再仅是PegIFN-α联合RBV,对于基因1型患者,标准治疗为含PI的三联治疗。指南给出了TVR和BOC三联治疗的应答指导的方案以及不同于两联治疗的停药原则。三联治疗提高了疗效,对部分患者能缩短治疗的疗程,但不良反应更加明显。更好的DAA正在逐步走入临床,而无IFN的抗病毒治疗适用人群更广而且也有很好的疗效。对于两联治疗的应答指导策略,新指南与2011年指南相同。
强调治疗依从性对获得SVR的重要性
由于新药物的增加及服用的复杂性,新指南特别提出治疗的依从性对获得SVR的重要性,强调了对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尤其是在特殊人群的治疗中,新指南针对药物滥用患者给出了多达18条的推荐意见,指出对于滥用药物者也应给予治疗,并进行严密的监测和随访。由于血源的严格筛查,HCV感染中静脉吸毒人群的比例逐渐扩大,这也是肝病医务工作者今后面临的巨大挑战。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