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鼻术是美容整形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用硅橡胶假体行隆鼻术。 手术多是从一侧鼻孔缘或鼻小柱旁做切口,术后有部分受术者出现两侧鼻孔不对称,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发现有部分患者出现鼻尖部皮肤发白变薄,可看到假体轮廓,有的甚至穿破皮肤发生假体外露。 有学者对硅胶假体外露的部位做过分析,鼻尖部是假体外露最常见的部位。近几年,很多整形外科医生用聚四氟乙烯鼻假体隆鼻,其鼻尖部硬度虽好于硅橡胶假体,但鼻尖张力过大时仍会发生鼻尖发白、假体轮廓明显等问题。 采用自体软骨移植于鼻尖和鼻小柱可增加鼻尖部自体组织的厚度,能起到防止鼻尖部假体外露,加长抬高鼻尖的作用。在鼻尖整形材料的选择方面,自体鼻中隔软骨、耳软骨是最佳选择。鼻尖圆钝肥大者,其鼻翼软骨较宽大,在行隆鼻术的同时行鼻尖肥大缩小术,术中分离两侧鼻翼软骨,切取鼻翼软骨外侧脚的软骨,将切取的两片软骨重叠缝合移植于假体鼻尖部,可一举两得。 国人的鼻翼软骨发育较皮肤软组织而言显得软弱短小,其对鼻尖、鼻翼的支撑作用微小,特别是鼻尖球形肥大的患者,切除全部鼻翼软骨外侧脚较切除部分鼻翼软骨外侧脚,其缩小鼻尖的效果更佳,不但未引起鼻尖变形和鼻翼塌陷,而且还给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软骨供区。 鼻尖低平、鼻翼软骨较小者,可切取耳廓软骨,根据需要,取一层或折成二层置于假体鼻尖处。切取耳廓软骨通常沿颅耳沟做切口,取耳甲腔处软骨,其切口隐蔽,耳甲腔不易变形,半年后随访无明显瘢痕。 短鼻、朝天鼻需做鼻部延长,鼻尖部用假体支撑容易造成假体穿出外露,采用大块鼻中隔软骨作为鼻中隔延伸支架与鼻翼软骨固定缝合,使鼻小柱前倾、前移,以对抗鼻小柱向鼻中隔后缩的力量,增加鼻尖部的长度和高度,同时延伸支架与鼻翼软骨间的固定缝合形成类似于鼻中隔与鼻翼软骨间的生理连接组织,符合鼻的自然解剖结构。 手术采取开放式入路,可以充分显露鼻翼软骨内、外侧脚,术中离断鼻翼软骨与鼻侧软骨的附着可以彻底游离鼻翼软骨,通过穹窿间缝合抬高鼻尖。开放式切口术后不会出现两侧鼻孔不对称。鼻中隔软骨切取技术较高,如手术操作不当可导致严重的外观畸形和通气障碍。 鼻尖部皮肤过薄的短鼻且需做鼻部延长者,鼻尖部不宜用假体,我们曾用过耳廓软骨做“盾牌”置于假体与皮肤之间,由于皮肤过薄,一段时间之后,能看到部分受术者移植软骨的轮廓,给人不真实的感觉。鼻尖部全部采用自体软骨塑形则不会出现此类现象。鼻中隔软骨骨量较大,可以满足鼻尖填充的需要。鼻中隔软骨的切取与移植手术应在同一术野进行,可减少切口,操作更方便。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