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2项比较甲氨蝶呤与其他药物的双盲、随机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产生的肺部并发症风险微乎其微。这项Meta分析汇集了1990年以来的试验结果,总共有4,544例患者接受甲氨喋呤治疗,4.040例接受有效参照药物治疗,研究持续时间为6~24个月不等。
主要作者、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医院风湿病科Richard Conway医生及其同事表示,多年来医生们一直担心甲氨蝶呤可能会危害RA患者本已虚弱的肺部,但该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风险可能并不像先前认为的那么高。
既往报告估计甲氨蝶呤在RA患者中引起的肺病发病率高达7.6%,但研究小组发现全部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幅度不大(相对风险,1.11;95% CI:1.02~1.21),非感染性呼吸系统事件(RR,1.02;95% CI:0.65~1.60)和肺部死亡(RR,1.53;95% CI:0.46~5.01)的风险不增加。
对甲氨蝶呤引起肺损伤的怀疑常常导致患者停用此药,而这些患者如果继续用药,则可能会从中受益,所以该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将甲氨蝶呤作为不良事件的罪魁祸首证据不足,而事实上该药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这点至关重要。
以研究者们的经验看来,归咎于甲氨蝶呤的许多肺病都是由其他致病因素导致,其中包括但又不限于类风湿性间质性肺病以及机会性感染,有些患者在停用甲氨蝶呤后肺病恶化。不过,该研究小组发现在专门报告肺炎发病率的研究中甲氨蝶呤使用者的肺炎风险增加(RR,7.81;95% CI:1.76~34.72);1例为致死性。但由于各组患者人数较少,故应谨慎解读结果。
另外,在2001年以后发表的13项试验中无一报告肺炎。或许甲氨蝶呤并发症在20世纪90年代未得到充分认识,因此较早期的试验包括了较高危的肺病患者,而且研究者可能更多关注了甲氨蝶呤的肺部问题。
在报告肺炎的研究中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54.3岁,28%的受试者为男性,而在未报告肺炎的研究中平均年龄为50.7岁,22%为男性。
历史上的肌内注射金制剂和柳氮磺胺吡啶,近年来的缓解病情抗风湿病药物如来氟米特等,都与间质性肺病的发生有关联。
当今,许多生物制剂包括最初的抗TNFα药物以及近年来的利妥昔单抗和托珠单抗的使用,都可能与肺病的发生有关,所有这些药物都是汇集试验中的参照药物。“但并不是说每种药物都能引起间质性肺病,也许更有可能的是,如果存在关联,与相关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改善潜在的肺病经过有关。”
文献来源:Arthritis Rheum 2013 Dec 2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