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寻梦:一名普通女医生的自由执业路

2014-1-21 11: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6|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尝试医生自由执业的不仅仅只有于莺那些大V们,来自重庆的蒋金妍医生就是自由执业探路的普通医生之一。她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准备开办一家诊所,希望为肿瘤患者服务。更重要的是,她希望诊所发展成为重庆第一家肿瘤...

尝试医生自由执业的不仅仅只有于莺那些大V们,来自重庆的蒋金妍医生就是自由执业探路的普通医生之一。她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准备开办一家诊所,希望为肿瘤患者服务。更重要的是,她希望诊所发展成为重庆第一家肿瘤专科诊所。

“生活不是考试,生活没有标准答案,不论你选了什么,你都选得不错!”这是蒋金妍在QQ上的签名。

38岁的蒋金妍是四川安岳县人,家里是三代中医。辞职之前,蒋金妍一直是西南医院的主治医生。1993年,她成功考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科。2003年,她在第三军医大学攻读肿瘤学硕士。2007年,她在第三军医大学心理教研室学习,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1999年,她成为西南医院(现为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的一名肿瘤科医生。2012年8月,蒋金妍从西南医院辞职,肿瘤综合诊治是西南医院的特色医疗,她在这里得到很好地锻炼与成长,并被西南医院连续评优。

她说,当初离开医院,部分是因为健康状况的缘故。同时,她更看重临床实践,这也是她最终筹办诊所的动力之一。辞职之后,蒋金妍加入了一家县级民营医院。2013年6月又从民营医院辞职,和朋友一起筹办了诊所。

相对于于莺这些大V们开诊所,蒋金妍调侃,“还没有于莺的商业头脑,也没有想到企业投资”。蒋金妍为此还卖掉了一套房子,再加上朋友的帮助,投资了100万左右。她创办的这家诊所叫“和正诊所”,打算在2014年2月中旬开业,选址在重庆大渡口的晋绿岛社区里。她说,尽管这里并不符合一般诊所的选址要求,但这个地区办手续简单,流动人口少,竞争相对较小,而且附近的环境有利于肿瘤患者康复。目前的合伙人有3位是以前西南医院的同事,有1位是私立医院医生,但护士人员还没有确定。

蒋金妍告诉记者,这家诊所希望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帮助。健康教育、家庭医生服务、肿瘤的治疗与康复,都是诊所医疗服务内容。

谈到自由执业,蒋金妍坦言,“自由执业就是要解放会看病的医生,让会看病的医生的价值得以体现,这是尊重临床的一种表现。而多点执业是让体制内医生‘半跨式’进入市场最好的方法。”

现实并非是粉红色,迈出公立医院寻路自由执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免会有“孤独”、“困惑”等问题。

“刚跨出体制后的那段时间,心理调适是非常难受的,平台不一样,职业环境不一样,那种郁闷是很多人熬不过去的。毕竟,从那么好的医院辞职,心理也是有落差的,在自由执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点孤独与困惑。”

“我希望,我的诊所第二步能发展成为重庆第一家肿瘤专科诊所。”她说,“也期待与过去的平台有所合作,形成互补的关系。”

对话医生蒋金妍

健康界:您当初为什么离开西南医院?

蒋金妍:一个是身体的因素,一个是业务方面的因素。公立医院压力很大,导致当时腰间盘突出,需要一段时间调整。

另外,搞临床是我的兴趣所在。一个好的临床医生应该有一颗慈悲之心,时刻将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应该坚持以从简到繁、从常见到罕见的思维模式进行诊断,坚持以性价比较好的方案为病人治疗。

十多年来,我一直埋头于临床,觉得自己适宜做临床医生,也喜欢做临床医生,愿意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扑于临床。

从我的经历来说,劝一个人放弃致癌的坏习惯,明确疑难疾病的诊断,延长晚期病人的生命时间,减缓终末期病人的痛苦,恢复一个个痊愈后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这些都是一名临床医生快乐的源泉。

另外,临床带教是传承医学技能的最好方式。我认为,一个好的临床带教老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到第一位。坚持以身作责,树医者风范,立医者标杆,坚持以尊重为基础,引导、放手,让学生实践。培养更多临床医生才能有力的对抗疾病。

遗憾的是,大型教学医院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有待改进。我相信,给经费予有科研能力的医生静下心去从事科研,给平台予有临床能力的医生去治病救人,应该是时代的呼唤。

此外,大医院的肿瘤治疗趋于一致性,缺乏差异性。大型医院多趋向强化治疗,强化治疗以外的事没有精力去关注,但这的确需要有人来关注,比如肿瘤康复。

这些都是我离开公立医院,打算创业的原因。

健康界:您对未来诊所的定位是什么?是否能介绍未来发展的规划?

蒋金妍:首先是入主社区进行健康宣教,预防发病。另外,我希望能在慢病管理上有所作为,以预防并发症;第三,做一名家庭医生,负责常见疾病的处理,以及重大疾病的识别与正确转诊。其实,这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工作异常繁杂,我希望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努力,将这项工作尽量保质保量的推进。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假如能做到预防发病,预防并发症、预防复发,于民与国都是有利的。假如能把小病处理于社区,就可以节约病人的时间与金钱,也节约大医院的资源。

更主要的是,深度陪伴癌症患者,进行肿瘤的治疗与康复。作为一个有十多年经验的肿瘤科临床医生,这是我的专业。诊所将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治疗期间副反应对抗,治疗前后饮食配制,治疗后的身体功能训练。心理康复也极其重要,作为关注肿瘤病人的心理医生,我深知癌症病人的每一阶段最需要何种干预。初诊时的应激反应,怀疑、恐惧、焦虑、忧郁,以及对治疗的期许与疑虑、治疗副反应忧虑、治疗后体质调理、心理调适、社会再融入……这些,都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

我把诊所选在人口不多的重庆大渡口锦愉社区,其实是不符合大众诊所选址的原则。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附近双山公园优美风景,有利于身心康复。

我希望,我的诊所第二步能发展成为重庆第一家肿瘤专科诊所。希望用我丰富的临床经验,崇高的职业素养,一贯的慈悲心肠,不会消减的正能量,点燃每一位病人重生的希望,希望我智慧而诚挚的双眼能成为人们瞭望肿瘤诊治的窗!

和正家庭诊所,跟着卓正诊所的脚步,没奢望如卓正那般卓越。只是与正相和,和睦,和谐,和善。一个“和”字体现在筹建诊所上,体现在处理社会关系上,也会体现在诊所定位上,体现在治疗模式上。但,一切皆不背于“正”。

健康界:您如何看待自由执业?

蒋金妍:首先,医生自由执业能促进医生重视临床技能。医生凭着技术求生存、求发展,以实现个人价值。其实,成长中的医生需要接受漫长的培训,这份职业是高投入、高体力透支、高压力,但低待遇,低价值。能让医生们继续做下去的最好理由是可以苦尽甘来:一旦技术成熟,就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而自由执业恰恰能够满足医生们这样的需求,我认为应该尽量解除医生的束缚,给予医生自由施展才能的平台。只有这样良性循环,才能医有后继。

其次,医生执业自由才能真正实现大、小医院之间的技术交流。目前,国内医生一生能有几次进修的机会?多则不过3次,少则从来没有。所谓医院指导医院,多是挂名而非真正的人才交融。所谓支边支贫,并未真正予应所求。主动学习与被动接受有着天壤之别,而假如医生可以执业自由,医院先准备好应有的设施,完全可以请来一个内行,或一个团队,接受他们的指导,这种指导是符合实际的。

最后,医生执业自由才能打开民营医院发展的瓶颈。国家政策上允许加快发展民营医院,可是优质人才资源却被公立医院垄断。这让发展民营医院成为一纸空文。我提点自己的思考:人才,究竟是属于某医院,还是属于自己,或者是社会?医生的成长离不开医院,但公立医院的义务就是培养医生,把医生困在医院是其不分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更何况,医生从上学,到实习,到住院医培训,到读硕博,哪一步不是他的自我投资?所以,医生理应有权利选择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医院。

最后,医生执业自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不见人烟。大医院的品牌效应吸引人们聚合于此,但超量的病人、超负荷的工作量,必然导致医生服务态度与质量的下降,反而导致加剧医患矛盾。而小医院缺少优秀的医生,而且没有病源,医院缺少经验,进一步失去医疗服务意识与质量,导致病人进一步丧失就诊意愿,加重矛盾。医生自由执业给医生提供了流动的机会,那些看到机会的医生会选择下沉到基层、社区。一段时间之后,病人进行了分流,大医院、小医院都受益,由资源紧张带来的医患矛盾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后记

结束采访后,蒋金妍更新了自己的QQ签名:“每一条路均有其值得留恋之处,放弃熟悉的大路,选择一条少数人走的路,难免路遇荆棘,希望将其踏成大路。”

来源:健康界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