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是一线及后续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选择。其副作用痤疮样皮疹是延误治疗,减少或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预防EGFR抑制剂引起的皮疹的有效策略。近期发表在《Clin Colorectal Cancer》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含维生素K1乳膏(Vigorskin)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后出现的皮疹的预防作用。 患者与方法
连续41例来自单一中心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西妥昔单抗单独或联合化疗,同时应用含维生素K1乳膏来预防痤疮样皮疹的发生。从西妥昔单抗给药的第一天开始,面部和躯干外用乳膏,2次/日。 研究结果
本品的的耐受性良好。无4级皮疹报道。治疗前8周,该人群3级皮疹患者比例为15%,低于文献报道值的下限,且2级皮疹患者比例下降22.5%。 讨论
目前还没有预防EGFR抑制剂(例如西妥昔单抗)所致的痤疮样皮疹的标准治疗方案。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中、重度的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为50%-60%,并随剂量递减。在registrative试验中,4%的患者(见表1)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据作者们所知,没有预防EGFR抑制剂所致皮疹的有效治疗方案。然而,避免这种烦人的不良反应的令人鼓舞的预防方案出自维生素K1试验。该试验中维生素K1(盐酸左旋咪唑)用于局部用药(见表2)。然而,发表的研究非常多样化,包括转移性结直肠癌和头颈部癌患者。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含维生素K1的乳膏治疗痤疮样皮疹,而不是预防。
本研究关注应用含维生素K1的乳膏预防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后出现的痤疮样皮疹。研究队列的数据:平均年龄为67岁,61%的患者有单发转移灶,常见于肝脏,将近73%的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主要与伊立替康联用,仅一位患者出现了皮肤疾病,也就是前颞带状疱疹。
据文献所记载,乳膏包括0.01%的维生素K1,当患者在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期间,每天应用2次乳膏来预防皮疹,可以使将近10%的患者免于发生3级的皮疹。据报道,患者的耐受性很好,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这一研究人群中,82.9%的患者出现了痤疮样皮疹,特别是痤疮样炎症性滤泡疹,主要出现于面部和躯干部,以治疗的前8周最常见。皮疹的分布与作者的第一篇文章中的数据相同,3级皮疹的发生率处于文献中报道的最低限(见表1和表2),与之前应用含维生素K1的乳膏预防皮疹的数据一致。
文献中缺乏出现2级毒性反应的患者比例的数据。然而,NCI CO17试验报道的2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37.2%。而目前研究中,应用含维生素K1的乳膏预防皮疹的患者中,这一比例降至了25%,提示这种乳膏主要可以降低中度皮疹的发生率。
在这一研究队列中,我们应用2级和3级皮疹治疗指南来处理,发现这样可以适当加快患者3级皮疹的恢复(见表4)。1位患者需要减量,2位患者需要停用西妥昔单抗。应用含维生素K1乳膏治疗的耐受性非常好:每人每天2次按时应用。没有人中断治疗超过1天,只有1位患者出现了皮肤烧伤。然而,这位患者没有按照一般用法来用,而是与剃须后洗剂一起应用。
结论
该研究发现,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含维生素K1的乳膏预防皮疹,2级皮疹出现的比例较低(25%),3级皮疹出现的比例处于文献报道的最低限。该治疗的耐受性很好。这些数据印证了以前发表的研究,提示可能对这一人群有益。
来源:医脉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