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采用标准化的干扰素加利巴韦林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在中国),但基因1型的患者中有30%左右的为难治性病例,如何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治愈率,并且降低复发率是丙型肝炎治疗的热点和难点。《2011AASLD基因1型丙肝治疗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或Telaprevir)的三联疗法。近期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大样本研究,比较了应用波西普韦(Boceprevir)和特拉匹韦(Telaprevir)两种不同的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
研究方法
我们对661位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波西普韦方案和198位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特拉匹韦方案的基因型为1型的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观察-意向治疗分析。我们评估了各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终止治疗率和血液学不良反应。应用逆处理概率加权法确定一种药物的疗效优于另一种药物,应用配对和未加权的逻辑回归对整个队列进行比较。
Table 2 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rates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peginterferon/ribavirin and either boceprevir or telaprevir.
研究结果
835位患者中,应用波西普韦治疗方案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0%,应用特拉匹韦治疗方案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52%(P = 0.72)。两组中肝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7% 和39%, P = 0.94)、无效应答率(分别为23%和18%, P = 0.81)、部分应答率(分别为39%和58%, P= 0.15)和复发率(分别为60%和77%, P = 0.11)均无明显差异。24周内波西普韦组患者的停药率为31%,24周内特拉匹韦组患者的停药率为28% (P = 0.46)。治疗超过28周的患者中,48周内波西普韦组患者的停药率为54%,48周内特拉匹韦组患者的停药率为45% (P = 0.14)。
在多变量模型中,特拉匹韦组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优于波西普韦组患者(逆处理概率加权法 OR: 1.57, 95% CI: 1.10–2.25, P = 0.01; 对照组OR: 1.91, 95% CI: 1.23–3.00, P = 0.004; 未加权 OR: 1.50 95% CI: 1.05–2.14, P = 0.02).。
波西普韦组和特拉匹韦组患者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下:贫血(发生率分别为59% 和51%, P = 0.3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1% 和48%, P = 0.26),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1% 和27%, P = 0.04)。
结论
排除患者的因素后,日常治疗中,应用特拉匹韦方案比波西普韦方案更易出现持续病毒学应答。而两种的早期终止率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
来源:医脉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