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晚期ER阳性乳腺癌患者耐药机制新发现

2014-1-26 10: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8|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关键信息该项试验研究了近250例从ER+/HER2-和ER-乳腺癌患者上获得的肿瘤样本,研究人员能够证明转移性,经过治疗的ER+患者中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增加。这些基因突变在未经治...

关键信息

该项试验研究了近250例从ER+/HER2-和ER-乳腺癌患者上获得的肿瘤样本,研究人员能够证明转移性,经过治疗的ER+患者中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增加。这些基因突变在未经治疗的ER+疾病或ER-疾病的任何样本中都不存在。

该项研究对ER阳性乳腺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耐药机制,同时能为今后的治疗和临床试验提供信息。

研究详情

近期,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January 7, 2014)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晚期ER阳性乳腺癌患者基因检测的研究,该研究是为了确定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突变在整个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的自然病程中的发生率,同时划定最常用检测选择的功能性作用。

该项试验的研究人员共对从208名患者中获得的249例肿瘤样本进行了研究。这些样本包括134例ER阳性(ER+/HER2-),和作为对照的115例ER阴性(ER-)肿瘤。ER+样本包括58例原发性乳腺癌和76例转移性样本。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靶向雌激素受体的编码序列和另外182个与癌症相关的基因。


通过本项试验,得出以下结果:在ER+转移性疾病中可检测到ER配体结合域中密码子537和538的重复性体细胞突变。


总体而言,这些基因突变的频率在转移性肿瘤中是12%(9/76,95% CI 6%~12%),在接受平均7种治疗的患者亚组中频率是20%(5/25,95% CI 7%~41%)。在原发性或者接受治疗的ER+癌症或者ER-疾病的任何阶段都没有检测到这些基因突变。在细胞模型的功能性研究表明这些基因突变使得雌激素受体组成性激活,对现有的内分泌治疗产生局部抵抗性。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的证据表明在ER阳性乳腺癌的进展过程中,功能性ESR1基因突变可作为内分泌耐受性的潜在驱动因素的暂时选择。

编译自:Constitutively Active ER-α Mutations in Pretreated Advanced ER+ Breast Cancer,PracticeUpdate,January 15,2014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