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2014ASCO GI]依维莫司在一项肝癌研究中失败

2014-1-26 13: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在一项肝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病情进展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不佳。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的AndrewX.Zhu博士报告称,随机接受依维莫司或安慰剂治疗患者的中位OS约...

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在一项肝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病情进展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不佳。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的Andrew X. Zhu博士报告称,随机接受依维莫司或安慰剂治疗患者的中位OS约7个月。

研究背景

自一项随机试验证实索拉非尼具有生存优势以来,索拉非尼成为了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但目前没有针对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患者或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患者的标准治疗。

初步数据显示,依维莫司可延长索拉非尼治疗后HCC二线治疗的生存期,这才产生了一项国际III期试验结果(Zhu在GIC报告的结果)。

研究内容

研究人员将来自18个国家的患者按2:1随机分为依维莫司组或安慰剂组。所有患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试验主要终点为OS。

结果表明,两组OS差别不大,依维莫司组中位OS为7.56个月,安慰剂组为7.3个月。两组次要终点(中位治疗失败时间及疾病控制率)也无显著差异。

作者观点


Andrew X.Zhu博士列举了从该项失败试验中吸取到的教训:

※ 在进行III期评估前,需要更多的II期临床试验有力数据

※ 替代终点,如应答率,疾病进展时间,无进展生存期存在局限性

※ 需要对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行审慎评估

※ 临床和生物肝癌的异质性影响靶向治疗

※ 未经选择人群研究可高效利用患者资源

Andrew X. Zhu博士呼吁研发新型药物、靶点和作用机制。Zhu说:“替代疗法的评估继续开展。血管生成抑制剂,cMET抑制剂和以索拉非尼为基础的联合试验正在进行中。尽管依维莫司试验结果失败,但mTOR抑制仍然是治疗HCC的一种诱人的疗法。”

“索拉非尼仍然是唯一批准用于治疗HCC的全身性治疗药物,”Zhu说。“我们需要探索其他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新型药物,如基于免疫的疗法和干细胞抑制剂。

“相关预测指标的确定和分子学分类的应用对未来肝癌试验设计中预测应答和充实人群非常重要。 ”

编译自:Trials in Esophageal Ca, HCC Fall Short,medpage TODAY,Jan 19,2014.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