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生命的延续:肺器官上演空中“生死速递”

2014-2-14 11: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0|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2月12日下午,一场惊心动魄的“空中接力”移植器官上演。在网友、航空公司等各方努力下,一场完美的双肺移植手术成功,患者得救。这次手术从下午17点30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午夜12点,耗时8个小时。2月1...

2月12日下午,一场惊心动魄的“空中接力”移植器官上演。在网友、航空公司等各方努力下,一场完美的双肺移植手术成功,患者得救。

这次手术从下午17点30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午夜12点,耗时8个小时。

2月12日13点04分,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微博名:陈静瑜肺腑之言)发送了一条求助微博:“我肺移植团队现正在广州某院评估一脑死亡小伙爱心捐献器官的肺源,肺源质量良好可以利用,马上将开胸获取,接下来由CZ3917航班16:05广州飞无锡,因为获取的肺源必须在5小时内到医院,希望得到@中国南方航空的帮助,航班千万不要误点,大家支持下吧,无锡的呼吸衰竭女患者正在等待这肺源活命。”

这条微博短短4个小时内就被转发700多条,网友纷纷祝福这名患者,企盼这件好事成功,纷纷呼吁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祝一路顺风,加油!”这是包括“@蒋佩茹医生”、“@莲子清如许”在内的众多医生们的祝福,许多网友还在转发时不停地提到“中国南方航空”。

“离体的器官,将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医生“@ Surgeon李清晨”评价道。

捐献器官的小伙和陈静瑜的爱心呼吁被网友顶起,南方航空公司得知相关情况后,主动联系了陈静瑜,无锡机场集团还为地面接机提供了绿色通道。在多方协调保障下,该航班准点于广州起飞,并且顺利抵达目的地。“准点起飞了,谢谢@中国南方航空机组人员,谢谢@无锡机场集团地面接机安排绿色通道。”陈静瑜表示。

接受器官移植的是26岁的一名陕北女孩,陈静瑜告诉记者,她的病情是“先心病室间隔缺损”, 16岁时做了封堵后,继发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

为这名女患者做手术的是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专家团队,医院是江苏省可开展人体器官移植项目的医院之一,而肺移植中心有26张普通床位,6张ICU病床。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的专家都是“野战军”,团队拥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7人、博导1人、硕导3人,而手术后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1.7%、67.6%和57.7%。

肺移植中心团队的带领者正是国内肺移植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陈静瑜教授。在他的带领下,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不仅是世界8大肺移植中心,也成功入选江苏省临床重点学科。中心还是江苏省肺移植诊疗中心、全国肺移植数据注册管理单位,拥有江苏省人体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手术量大于50例,手术总量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

陈静瑜告诉记者,他们团队平均一周要完成1台~2台的肺移植手术,最多创造了18小时4台的肺移植纪录。

“供肺”从广州到无锡,每一个步骤都联结得非常紧密,多地同步进行准备工作,丝毫不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更是为了力图保证器官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患者的安全。在“供肺”快到无锡的时候,医生们已经着手开始开胸了,等到“供肺”一到,就可以植入胸腔。

“现我们正在给孩子转人工心肺机ECMO,17:30开胸切肺,‘供肺’由无锡机场到医院马上稍稍修剪就植入胸腔,不浪费一点时间。”陈静瑜下午6点左右告诉健康界,“今天争取做双肺移植,我已经上手术台了!待会见!”

接下来是漫长的2个多小时,爱心接力棒最终成功交给了医生们。

12日晚上将近21点,手术终于有了进展。陈静瑜告诉健康界,患者右肺移植顺利,爱心捐献器官的小伙肺的大小与患者匹配。“18点40分,‘供肺’到医院时右侧病肺己切除,右侧‘供肺’修剪后开始植入胸腔,依次完成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袖的吻合,手术顺利,捐献男孩的‘供肺’和受者女孩大小匹配,目前受者肺动脉压力有100mmhg己降到32mmhg,现正在关胸,接下来我们按计划进行左肺移植。”

晚上22点钟,患者左肺移植的消息依旧需要耐心等待。

晚上23点钟,手机依旧宁静。而这个时候,大夫们已经工作了7个小时!

晚上23点56分,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中心终于传来好消息。

“双肺移植顺利结束,愿女孩术后顺利康复!”陈静瑜告诉记者,“目前病人一般情况都良好,生命体征都比较平稳了,移植肺的功能也比较好,心衰的问题纠正了,估计明天就可以叫病人清醒了。”

从下午17:30至24:00,这次手术持续了8个小时。“我今天上午(13日)9:00还有4台普胸手术。”陈静瑜告诉健康界。

在众人都享受美梦的时候,这群外科医生却在拼命与死神赛跑,而捐献器官的小伙子,他用爱心和行动也挽救了一名病人。而这种善举和大义,也会感动更多人,捐献器官,让更多生命延续下来。

【政策】OPO,器官捐献中的主角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8月21日发布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必须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或多个由人体器官移植外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及护士等组成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以下简称OPO)。

OPO必须组建具备专门技术和资质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制订潜在捐献人识别与筛选医学标准,建立标准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技术规范,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以确保获取器官的质量。

【数据】器官捐献,23%不容易

2007年5月,国务院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10年,原卫生部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

截至2013年8月9日,国内共实现捐献1006例,捐献大器官2742个。公民逝世后捐献的器官,占到器官来源总量的比例已由3年前的几乎为0,提高到目前的23%左右,其中肝脏来源已占到25.5%。

2013年8月23日,原卫生部发布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201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资料来源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

来源:健康界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