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完全批准激酶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用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
克唑替尼是ALK和c-MET基因或其变异体的双重阻断剂。克唑替尼加入一线治疗无疑是NSCLC患者靶向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但克唑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通常在用药1年后就会发生耐药,所以探明克唑替尼耐药机制及如何克服耐药仍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014年2月发表《Ann Oncol》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克唑替尼一线治疗NSCLC疾病进展(PD)后继续应用克唑替尼进行ALK抑制是否会有临床获益,并试图从临床获益患者中找到相关的病理特征。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两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单组试验中的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符合RECIST定义的PD患者如果出现持续的临床获益,则允许继续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在这项回顾性分析中,持续CBPD定义为PD后克唑替尼治疗3周以上。出现PD但初始克唑替尼治疗应答很好的患者被排除在外。对持续CBPD治疗患者与未持续治疗患者的基线和进展后特点,PD部位和总生存时间(OS)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还评估了潜在混杂因素调整后持续CBPD治疗对OS的影响。 研究结果
194 例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PD患者中,120例(62%)持续进行CBPD治疗。疾病进展时,持续CBPD治疗组的患者出现ECOG体能状态(PS)评分0/1的比例明显高于未接受持续CBPD治疗组的患者(96%:82%,P = 0.02)。持续CBPD治疗组患者从疾病进展后计算起的OS明显较长(中位时间16.4月vs3.9个月;风险比(HR)0.27,95%可信区间(CI):0.17-0.42,P < 0.0001]。持续CBPD治疗组患者从初始克唑替尼治疗计算起的OS也明显较长(中位时间29.6个月 vs 10.8个月,HR 0.30,95%CI :0.19-0.46 ,P < 0.0001)。多重协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相关因素后,CBPD仍可明显改善OS。 结论
疾病进展后,持续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更易获得较好的ECOG评分PS(0/1)。PD后,克唑替尼持续抑制ALK可改善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对于克唑替尼一线治疗后进展的NSCLC患者,克唑替尼跨线治疗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来源:医脉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