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拒绝红包——从“分配规则”的制定说起

2014-2-24 15: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国家卫生计生委20日发出通知,要求从5月1日起,在二级以上医院就医,医患双方要签署协议书,承诺不收和不送红包和贵重礼品。来自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一些公立和私立医院都以各种形式明令禁止医生...

国家卫生计生委20日发出通知,要求从5月1日起,在二级以上医院就医,医患双方要签署协议书,承诺不收和不送红包和贵重礼品。来自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一些公立和私立医院都以各种形式明令禁止医生收受红包,但临床科室收红包很普遍,“谁敢说自己没收过红包尤其是手术科室。”(2月22日《湖北日报》)

设立签署不收红包协议书这一道程序,主要起的是警戒意义——这种行为是违法的、错误的、不应该的。说的对象主要是医生,多数病人送红包,都有被现实胁迫之感。要阻止和拒绝红包行为,关键还是医生的态度。如果医生在立场上是坚定的,真的不愿意收红包,这种现象的消失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但事实上,即使没有这一纸协议的提醒,判断也应该清晰明了,收受红包是错误的社会行为。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权力腐败,会削弱社会对医生足够的信任,让人们养成一种印象: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金钱很重要,关乎医疗服务质量,没钱甚至会寸步难行。尽管在医者心目中,它并非如此。有无红包,在大原则上,医疗服务质量都是大同小异。毕竟,拿患者的生命健康开玩笑,就是给自己招惹麻烦和问题,谁愿意让自己被卷入时下最令人头痛的医疗纠纷或者事故中去。

难道,因为你没送红包,就会拒绝给你做那些救命的治疗?这不太可能。但红包为何看起来还如此重要。它的积极作用在于,会让医生因此提供更多“附加值”的服务。比如让病人感觉到,收了红包的医生在重视和尊敬的态度上就是不一样。注意力是一种资源,红包购买的正是优质和更多的注意力。它会凸显出病人的重要地位,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医生收回扣的动力当然不可能是医德败坏,因为他们想做“坏人”,这是荒诞的。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医疗的劳务价值被长年漠视,造成了分配机制的不公平。在市场环境下,作为医疗专家,如果他们提供更多的劳动价值,承担更高的医疗风险,在合法化的分配机制上却还在执行“大锅饭”的标准。普通医生诊疗费7元,教授诊疗费12元,难道就能够体现出医生这种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吗?在奖金收入分配上,依然如此。在多数医院,收入怎么分配?主要是由医院行政管理者制定的,过于追求平均化的行政思维比比皆是,临床一线医生没有话语权和博弈权,这是造成分配弱势的根源所在。

对游戏规则而言,分配机制的不公平产生的影响是颠覆性和破坏性的。当管理者开始不遵守规则,同时意味着在鼓励参与者破坏规则,但人们时常忽略了这一个事实。这才是很多医生愿意收取红包的原因所在。如果医院规则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在“悄悄”给自己发红包,那等于是变相地在鼓励医生收红包——我们可以这样做,你们当然也可以。不跟着做,就是傻子。

最后的结论是,真正起作用的规则不是纸面的协议,而是掌权者自己在怎么做,真正执行和贯彻的是哪一种标准?管理者真实的态度和立场,最后会悄悄地投射到医生的身上。当法不责众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掌权的管理者在带头破坏了规则,行使的是另一种潜规则,上行下效,才产生了坏的结果。

在红包协议这件事情上,让医生从不敢收到不愿收才是正道。

医生的劳务价值能够得到体现,在分配机制的规则制定上,让临床医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这种改革上来,体现出公平和合理的要素,体现出市场和劳动价值的要素,而不是长期由“少数人”决定。让医生收入透明化,才能够逐渐让送红包这种贿赂医权的坏现象离我们远去。

来源:中国网·观点中国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