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小”处方背后的“大”问题:不妨给患者选择权

2014-2-26 13:4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0|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南宁患者惊讶医生开出7毛钱处方如今几毛钱能买到什么?2月17日,南宁市民吴先生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为区医院)给孩子看病时,仅花了0.77元,孩子的病就治好了,这么低廉有效的处方大大出乎吴先生的意...

南宁患者 惊讶医生开出7毛钱处方

如今几毛钱能买到什么?

2月17日,南宁市民吴先生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为区医院)给孩子看病时,仅花了0.77元,孩子的病就治好了,这么低廉有效的处方大大出乎吴先生的意料。

吴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前几天因为零食吃多了,出现喉咙痛、吞咽困难的症状。他带着儿子先在别的医院看过,花了几百元钱,吃了不少消炎药,但孩子的疼痛症状未见好转。17日,吴先生带着儿子来到区医院就诊。根据往常的经验,原认为起码要上百元,但没想到,医生开出了20片共5天的药,仅需7毛多钱。回家后,孩子服用一些这药后,病很快就好了。

开出该例处方的是区医院呼吸内科的龙胜泽副主任医师。记者采访龙胜泽时,他正在为一名肺部疾病患者诊断。“医生要对症下药,开出几毛钱几分钱的处方,都是根据病情来定,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龙胜泽称。

根据医院病历系统显示,在当天龙胜泽接诊的患者中,一位黄姓女士的处方也只花了不到7毛钱。龙胜泽说,这名患者述称,因天气寒冷出现咳嗽症状,在外院门诊治疗过一段时间,花了6000多元,但症状一直没好转。经过检查后,综合分析患者用药情况,龙胜泽诊断其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对症治疗,开了5天的药共20片。按医院药房价格目录,该药3分多钱一片,20片仅需0.69元。该患者也很惊讶,给了收费处7毛钱,“不用找了”。 (南国早报讯)

患者反响 有的对低价处方不太领情

对医生开几毛钱处方,也有患者满腹狐疑,甚至不领情。

一家医院呼吸科门诊的医护人员介绍说,春节前,一名外地患者就因为医生没开药,生气地掏出几张百元大钞扔在诊疗桌上。当时患者因咳嗽前来就诊,其低烧咳嗽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他所在地一家医院经过拍片检查后诊断为支气管炎,予以抗生素治疗。用药后体温下降至正常,但咳嗽症状依然存在,他因此上南宁求医。

由于胸片检查、血常规化验结果均无异常,龙胜泽认为患者是感染后咳嗽,属于自限性疾病,即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好转,并不需特殊治疗,靠自身免疫自身修复就可痊愈的疾病。因此,医生没开药,只叮嘱患者回去后多喝水多休息。医生的好意却遭到患者曲解:“不吃药病哪能好?我没钱吗?给我开最贵的药!”患者一边说一边忿忿地把钱扔到桌上。

这种情况令一些医生哭笑不得:“一边说开廉价药的是好医生,一边又怀疑医生开的廉价药没效果,骂医生是庸医。”显然,医患之间的不信任状况,并非朝夕可以化解。

“关键是要根据病情合理用药。”一位受访的医生以刚收诊的一名患者为例说。患者刚入院时,出现两肺弥漫性病变,在院外就诊时接诊,医生考虑其病情复杂,一时无法明确诊断,便先给患者使用了目前顶级的广谱抗生素泰能、万古霉素等药,但疗效欠佳。后来,转到该医院,经过对患者用药经历、病情特点等再三分析,医生们认为该患者不是普通的肺部炎症,而是肺孢子菌病,便改用复方新诺明,没想到用了该药3天后,患者的病情就逐渐好转。前一处方用药虽贵但不奏效,后一处方虽然才几毛钱但却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南国早报讯)

两种声音背后的思考:

医生开药时不妨给患者选择权

最近,郑州一名两岁多的孩子晚上出红疹,女医生开了4片扑尔敏,药价仅4分钱,该处方被媒体广泛报道,不少网友称该医生为业界良心。然而,也有不少专业人士,对此处方挑毛病,说此药副作用大,换自己,还是愿意开副作用更小但价格更贵的药。

两种声音都值得关注。一方面,是人们对便宜处方的期待,希望去除药价里面的泡沫,用最少的钱来治好病;另一方面,不少医生、甚至患者认为,还是贵药更安全更可靠,表达出了对便宜药的不信任。

可以肯定一点,便宜药也好,贵药也罢,都经过国家临床检验,只要属于合法流通的药品,只要按说明书服用,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医生不管是开哪种药,都算正常现象。这里面出现纷争的唯一问题,就是医生漠视了患者的选择权。

而作为医生来说,对于“治病”和“费用”,“治病”肯定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其次才是费用问题。一个“好医生”,首先应该有能“治病”的能力,并在此前提下能够使医疗费用尽量减少。而不应在于是否能开出“低价处方”。“低价处方”不能作为医生道德的考核标准。

如今医疗设备、医生培养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希望寻求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就出现了“全民去协和”的医疗现象,导致医疗支出越来越多。

许多患者一边抱怨医疗费用昂贵,一边又渴望自己被过度检查和治疗。2月2日晚,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曾祥士因不建议为发烧患儿输液而遭到患儿家长荣某的拳打。这种想当然的把自己凌驾于医生位置之上的做法,其实是由患者本身的就医观念造成的“过度医疗”。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但目前我国治病现状是“小病大治、大病久治”。

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认为输液是一种见效快的治疗手段,因此,在遇到急症的时候,许多人为图“见效快”,主动提出用“猛药”,而由输液造成的药物副作用,却并不熟悉。

“病人热衷输液”,也是“以药养医”造成的不良后果。一些医生为了经济利益多开药、开贵药,让患者形成了错误的就医习惯,所以,医生治病的同时,还应让大家懂得什么样的治疗是最正确合理的,让病人了解过度医疗的危害性,这样“低价处方”就不再会是稀罕事,也不会成为评判医生道德的标准。

如果说,有几种药可以治同一种病,是什么样的价位,各有什么优缺点,这些在充分告知患者之后,可以让患者来选择。

事实上,患者对药品有不同层次的需求:有的对药物价格敏感,希望价格更低一些;有的对疗效敏感,或者希望副作用小一些;甚至说,还有的对给药方式也很挑剔,口服、针注、输液等。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合理开出处方,这个争论就可迎刃而解了。

开什么药不再是医生一支笔说了算,给患者选择权,其实也是让药品展开充分的竞争,谁获得患者的信赖,谁的药就销量好,劣币不再驱逐良币,廉价药和贵药,就可同时生存,不再你死我活。更可以让患者在选择中,感觉到被尊重,对医生的信任感也可以提升。

而且,选择权背后是承担相应责任,医疗纠纷不就可以少一些吗?

(由《医生开药时不妨给患者选择权》和《别让“4分钱处方”绑架医生的道德》综合编辑)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