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显示,配偶死亡可使幸存的另一半在随后数周或数月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显著升高。研究者指出,丧亲之痛带来的不良生理反应可能与上述风险增加有关。该研究由英国伦敦圣乔治大学的Iain Carey博士和同事完成,于2014年2月24日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e》【JAMA Intern Med 2014; DOI:10.1001】。
该研究量化了丧偶对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研究者指出,对社会心理因素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更好地认识可以为事件的预防和改善临床护理提供机会。
研究简介
数据来源于英国初级保健数据库,对2005-2012年期间的60-89岁的患者数据进行匹配的队列研究。共纳入30000例丧偶的参与者,与83588例非丧亲者进行匹配对照。主要结局是丧偶30天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次要结局为非心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肺栓塞发生率。
丧偶组在30天内,有50人(0.16%)发生心梗或卒中,对照组有67例(0.08%)。前者发生率为后者的2倍多(发生率比[IRR] 2.20,95%CI 1.52–3.15),女性和男性的风险均明显增加IRR分别为2.14(95%CI 1.20-3.81)和2.40(95%CI 1.22-4.71)。1-3个月期间,丧偶组风险增加了35%,3个月之后未继续进行观察。
同时,该研究发现非心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肺栓塞发生风险在丧偶后90天明显增加,IRR分别为2.20(95%CI 1.12-4.29)和2.37(95%CI 1.18-4.75)。
Carey等任务,丧偶可能导致幸存者的血压、皮质醇水平、心率变异性、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因子水平等发生变化,可能是机制所在。我们对于肺栓塞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一假设,丧偶可能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此外,丧偶可能会影响其原有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编译自:Michael O'Riordan. Death of Spouse Hikes Risk of MI and Stroke in Bereaved. medscape. February 25, 2014.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