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将是医疗界不平静的一年吗?
2月26日下午,张强医生在自己的微信上针对“南京市口腔医院被打伤护士双下肢截瘫”事件呼吁,建议国内最好条件的康复医院提供帮助。然而,就在几天前,因不满护士在女友手部“连扎四针”,在微博上表态“想拿刀砍人”,广东卫视《财经郎眼》主持人王牧笛遭部分网友猛烈批评,中国医师协会公开谴责,称其“应该下课”。
医患关系舆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从业20余年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部长廖志林告诉健康界,化解愈演愈烈的医患事件需要正确的导向性。
在他看来,医疗失误是医学的一部分,没有失误的医学是神学,结果是人长不老,这就是医疗失误存在的必然性定律,也是大家常说的“医疗是充满风险,探索,未知科学的原因。”
医院、医生能做到的是在自己能力包括智力、物力、财力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被动失误,尽可能不主动失误。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曾提及到:“我愿尽我力之所能及判断力之所及!”充分表明医学本身就存在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对此,网友“@大后天天气不错”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因为牙疼,去医院输液。输到一半多时,脸上痒得不得了。边上输液的患者问我脸色怎么煞白,喊来护士,问我是不是对抗生素过敏,并问皮试结果如何?哪想护士拔了管子就走,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对我安排皮试!”
这是管理失误,执行制度失误,也就是说可以避免的主动失误。针对网友的讲述,廖志林认为,尽管可以避免,但是事实上因为人在执行,多么严格的管理也会出现概率事件。因此,这种失误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没有后果,赔礼道歉获得谅解。如不能获得谅解,调解或司法;二是有后果,甚至严重后果,协商赔偿损失,或司法。”
与此同时,对于掀起舆论风暴的王牧笛事件,廖志林在为医务人员鸣不平之余,也为患者支招。他说,面对这种情况,要学会做一名聪明的患者,首先懂得安慰护士,让她不紧张。
廖志林解释,“连扎四针都不准,这个是因人而异的。护士在学习扎针时,有些胆大心细,处事泰然的,一下两下就会了,但要练到‘一针准’,人人‘一针准’,需要几年的实践。还有的患者血管特别难扎,只有资历特别老的护士才能达到这项技能。”廖志林感叹,因为扎不好,护士也特别急,聪明的患者安慰护士让她不紧张,好多“老病号”就是这样做的。
其实,护士因为扎针受委屈的事情很多,但是,护士一般都会忍受,毕竟手艺不好心怀愧疚,所以才急,这也是护士在学扎针时先在自己身上练的原因。但一般正常患者都能理解、支持和鼓励。
对此,廖志林总结:“只有三种人对护士扎针‘一针不准’特别粗暴,甚至动手的。一是自以为身份很特殊,受不得半点疼痛,借机通过打骂护士来提示医院重视自己的;二是文化素质修养特别差、粗鲁或横行霸道惯了的;三是喝酒醉了的。”
来源:健康界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