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14日,2014年国际卒中大会(ISC)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圣迭戈举办。卒中的防治策略是本次大会亮点之一。近年他汀在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受到热议和关注,在本次大会上也公布了多项在卒中患者中应用他汀治疗的研究结果。
※ 卒中前应用他汀可减轻卒中严重度并改善早期功能转归
一项在83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评估卒中前他汀治疗对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影响的研究表明,住院患者卒中前应用他汀与发病时卒中严重度较轻和早期功能转归较高独立相关,提示他汀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双重作用。卒中前应用他汀患者的初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未应用者(P<0.0001)。校正协变量和倾向评分配对队列后,上述差异仍然显著。校正包括初始NIHSS评分在内的协变量后,与未应用者相比,应用他汀者改良兰金(mRS)评分0~2的几率更高,并且出院时mRS评分的有利变化幅度更大。在倾向评分配队列中可观察到类似的转归相关性。
※ 他汀早期干预可改善急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硬化
研究表明,在伴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的急性卒中患者中,瑞舒伐他汀20mg/d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症状性颅内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使颅内粥样硬化斑块负担和活化均减退。与治疗前相比,作为斑块负担标志的管壁面积在治疗后显著减小(P=0.027);作为斑块活化标志物的管壁内面积增强亦在治疗后显著减少(P=0.013)。随访期间无患者终止他汀治疗。
在3481例以颅内出血为第一出院诊断的患者中研究表明,院内应用他汀与颅内出血后生存率改善相关,并且上述相关性在颅内出血时已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中更为显著。对包括初始严重度在内的患者特征进行校正后,院内应用他汀与患者颅内出血后死亡率较低相关[比值比(OR)0.40;P<0.001],中断他汀治疗则与死亡率较高相关(OR 2.30;P=0.002)。末次治疗前分析(LPTA)模型再次证实,院内应用他汀与死亡率较低相关(OR 0.28;P=0.01)。
※ 瑞舒伐他汀治疗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脂代谢
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研究显示,在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AP)厚度≥4 mm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瑞舒伐他汀5mg/d治疗可较安慰剂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脂代谢,并使AAP从富含脂质斑块向含纤维转变。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例自基线至终点的降幅分别为-42.7%、-38.5%、-41.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终点时两组患者的斑块体积无显著差异,瑞舒伐他汀组患者高回声斑块面积增加,对照组则降低[(58.2±63.7)对(–14.3±31.5),P<0.001)]。
来源:医学论坛网微信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