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液体活检”这种血液测试可以检测到循环系统中癌症的证据,在实验室中已经产生了很多令人振奋人心的证据,而在临床中略微少一些。
目前由美国FDA批准临床实用的唯一液体活检是一种生存期预后工具,但不能用来指导治疗决策(CellSearch, Janssen Diagnostics)。
但是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2月19日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液体活检可以给癌症患者提供一种非侵入性,持续的画面,为如何最有效地对抗癌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来自两个不同小组的研究显示了在实验室液体活检如何被用于在非常早的阶段识别肿瘤,监控它们转移,甚至捕捉早期治疗出现耐药的信号。
未来,广泛的成像和侵入性的组织活检将会被替代,液体活检可能被用于指导癌症治疗决策,以及用于可能尚未成像的肿瘤筛查。
“我认为早期检测是癌症研究的关键,” Luis Diaz Jr.教授(位于Baltimore的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说。某一天液体活检可能为大多数癌症患者提供一种筛查方法,他继续解释。
然而,这种令人兴奋的潜力用于临床可能较为遥远,他这样承认;其它可能的应用包括基因分型,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和治疗出现耐药性检测。
在他们的研究中,Diaz教授和其同事表明,液体活检通过衡量循环肿瘤(ct)DNA的血清水平可能成为癌症临床决策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并提供关于患者的癌症类型和是否扩散的线索。
“大多数转移性癌患者的循环系统相对高浓度时,以及很大一部分局部癌症患者浓度较低但是达到检测浓度时,突变的DNA片段可以被发现,”他们写道。
该研究小组发现在乳腺,结肠,胰腺,和胃肿瘤肿瘤中更是如此,其中“ctDNA的检测浓度存在于49%~78%的局部肿瘤患者和86%~100%的转移性肿瘤患者中。”
他们对14种不同肿瘤类型的136例转移性肿瘤进行评估,发现“大多数III期卵巢癌,和肝癌,以及转移性胰腺癌,膀胱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道癌,头颈部肿瘤,还有神经母细胞瘤和黑色素瘤的患者中都含有ctDNA的检测浓度。与此相反,低于50%的髓母细胞瘤或者转移性肾癌,前列腺癌,或甲状腺癌的患者,不足10%的神经胶质瘤患者,都可检测到ctDNA。”
此外还提供关于分期和扩散的线索,液体活检也用于癌症治疗效果的监测,提供可能复发的早期预警,同时为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提供线索。
研究人员的又一个研究在结直肠癌患者中使用液体活检表明,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治疗产生早期的耐药性可以通过血液中某些突变的存在被发现。在Sandra Misale(意大利Torino大学肿瘤系的博士)和同事们的研究中,他们表明耐药性可以通过分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EK)抑制剂联合治疗来克服。
我们推断,组织切片只会提供全面肿块的快照,因此可能是不太适合捕捉到耐药性的多克隆特征,”研究人员指出,并解释说液体活检“更可能容易捕捉晚期疾病患者总体肿瘤遗传的复杂性。”
事实上,Diaz教授的小组发现治疗抗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同一基因突变,暗示了液体活检临床应用的未来。“因此这些数据强烈的表明正在考虑EGFR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该对其它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他们这样建议。患者携带这种基因突变“不可能从这些药物中获益,可能会从其他治疗方法中获得更好的服务。”
组织活检具有挑战性
有很好的理由可以通过血液去了解癌症,Terence Friedlander教授说(位于San Francisco的California大学Helen Diller家庭综合癌症中心)。“对大多数肿瘤来说,组织活检相当具有挑战性,因为对于患者来讲,组织活检价格昂贵,痛苦,存在潜在危险,”他解释道。
由两个小组的研究显示对于液体活检“有很多值得兴奋的理由”,他说道。“总之,这两个文献均表明当正在发生时你可以检测到耐药性。”虽然目前FDA批准液体活检用来衡量完整循环肿瘤细胞(CTC)总生存期预后,ctDNA潜在预测值会变得更加精彩,他说。
“预测标记物会更好,因为它们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在某种意义上,ctDNA液体活检可以让我们理解即时的肿瘤分子具体发生什么变化,临床上超越了目前CTCs,是一项非常大的进步。”
最近关于这个话题的回顾,Friedlander教授和他的同事认为CTCs和ctDNA有可能被用于标记基因治疗的靶向目标。
编译自:The Liquid Biopsy: A Noninvasive Tumor Tracker,Medscape,February 27,2014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