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昆明救治医疗系统总动员:72小时的考验

2014-3-5 15: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从3月1日昆明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至今,医务人员一直坚守在一线,竭力抢救伤者,为挽救生命尽着最大的努力。第一时间医务人员被紧急召回3月1日,正好轮到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生章锐值夜班。晚上9时多,...

从3月1日昆明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至今,医务人员一直坚守在一线,竭力抢救伤者,为挽救生命尽着最大的努力。

第一时间

医务人员被紧急召回

3月1日,正好轮到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生章锐值夜班。晚上9时多,他接到了急诊科请求支援的电话。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是距离火车站最近的医院,因此,这里是最先接收大批伤员的地方。

赶到急诊的章锐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医院门前的停车场塞满了一拨又一拨驶来的救护车、小汽车和公交车,浑身是血的伤者源源不断地被从车上抬下。“做了十几年医生,除了在汶川地震灾区,这是在我日常工作时第一次遭遇这样大规模的应急救援事件。”章锐说。

就在章锐埋头处理伤员的同时,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刘林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医院急诊值班、行政值班、科室值班……都给我打电话。”刘林说,电话里并没有来得及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让他立刻赶回医院。

这天晚上,刘林正在父母家陪老人过周末,离火车站只有一路之隔,距离医院也不远。当他出门的时候,发现车站方向已经乱成一团。本打算步行去医院,刘林考虑了一下,还是雇了个“摩的”。事后他才知道,就在他可能步行的路线上,暴徒袭击了多名路人。

到达医院时,院内的12间手术室已经全部开放,几乎所有的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忙个不停。刘林直接上了手术台。“伤者多为胸腹部、头颈部复合伤、多发伤,腹部贯穿伤。部分伤员由于失血过多,伴有失血性休克症状。”刘林回忆说,自己在手术台上还有些奇怪,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见过不少砍伤,但是类似那一晚那样严重的伤情并不多见。直到第二天凌晨他做完5台手术后,才了解到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经过。“这些暴徒太残忍了!”刘林愤怒地说。

记者了解到,在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凡是接收到伤员的医院,都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紧急召回医护人员。实际上,接受伤员最多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距离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地火车站都不远。当公安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告知市民尽量留在家中的时候,医务人员却纷纷从各个方向赶赴可能处在危险区的医院。

不眠之夜

尽一切努力挽留生命

由于最先接收伤员的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容量有限,大批伤员被转向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有自己的呼叫短号,保持24小时开通。该院骨科护士长鲍红柳这天正好在病房值班,在接到急诊通知的时候,她和护士们已经从媒体上得知了消息。“科里的护士都是一帮20岁出头的女孩子,刚听说这种事情,一开始还是有点慌。”鲍红柳说,不过真的到开始处理伤员的时候,大家就很快进入状态了。

虽然医院平时也有应急预案,但突然一下子涌入70多位伤员,这也是头一次。当晚22时30分左右,大部分伤员已得到止血,场面开始平缓下来。23时以前,全院加班的医生都到位了。

和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样,那天晚上,昆明所有参与伤员救治的医护人员通宵未眠。

同样没有休息的,还有血液中心的医护人员。为了保障伤员用血需求,昆明市血液中心在惨剧发生后,随即启动应急预案,30分钟内召集供血科、检验科等各部门就位,向收治伤员的医院先行送出各类型的血液,在启动预案1个小时内向5家医院发出4车共184袋血液。

在昆明百货大楼门前的献血车上,从那一天开始,医生陈衍开始了连轴转的生活。血液中心通过媒体联动,公布血液中心热线电话、血液库存和需求,大批热心市民赶来献血。“最高峰的时候,一天的采血量是平时的4倍。”陈衍说。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1900多名医护人员直接参与了伤员救治,开展急诊手术104台次,应急采血1000多人次。

多方驰援

医疗专家急赴春城

在1900多名医护人员中,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专家。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国家卫生计生委连夜从北京、四川、上海、广东、湖南等地抽调医疗专家,赴昆明指导开展伤员救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赵辉刚下手术台,还没有来得及吃饭就接到支援通知。他赶紧安排好病房工作,拎着一个随身小包立即乘车赶往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万伟庆在3月2日凌晨接到通知,当日6时40分即乘坐最早的飞机赶赴昆明。

3月2日凌晨2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金晓东、骨科王光林、神经外科杨朝华、普外科魏永钢4位教授组成华西医院专家团,搭乘早上6时的第一班飞机赶赴昆明参与救治。

来自天南海北的专家抵达昆明后,来不及放置行李,就立即分成多个小组,马不停蹄地赶往各大医院,第一时间展开伤员筛查工作。

据介绍,来自华西医院的专家王光林和杨朝华在医院筛查伤员时,恰好遇到2名伤员在抢救的过程中呼吸和心跳骤停,其中一位男性伤者已年过七旬。见此状况,两位专家分别和昆明当地的专家一起实施抢救,成功挽救了两位伤员的生命。

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徐和平表示,国家派专家来是对昆明救治工作的极大支持,“我们会调集最好的专家,用最好的技术,尽最大的努力降低伤员的死亡率、伤残率”。

应急过后

很多医护人员仍在坚守

在经历了最初惊心动魄的抢救之后,医院的各项工作正在慢慢回归正常轨道。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中的轻伤员已陆续出院。重症伤员急诊手术已全部完成,部分重症伤员将根据伤情开展二期手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已展开。

3月3日晚上,在医院坚守了两天的章锐终于回了趟家,陪一陪已经怀孕8个月的妻子。陈衍也能够稍微轻松点了,这几天昆明市共有4573名爱心市民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130.35万毫升,血液中心库存已超过最高警戒值,血液中心3月4日暂停了各献血点的采集血液工作。

但还有更多的医护人员依然没有回家。在各家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依然充满着紧张的气氛。相关医院负责人都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没办法,太忙了”。

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电梯里,一名医生告诉记者,从1日晚上到现在,吃住全在医院,连平常要吃的降压药也只能托家里人送过来。鲍红柳也是一直在病房,没能回家。不过她说,自己更心疼科室的护士,“护士们必须时刻保持神经紧绷,不能出一点差错,而暴力事件的恐怖,实际上也让这些年轻的女孩们受到了心理冲击”。

“医务人员也是人,也会累。你在报道时可别神化我们。”一名在病房值守了3天的医生对记者说,“既然在做这份工作,我们必须扛着。”

来源:健康报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