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甲胎蛋白升高预测ETV经治慢乙肝进展为肝癌

2014-3-6 09: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甲胎蛋白(AFP)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监测肝细胞癌(HCC)的生物标志物,但其对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既无敏感性也无特异性。近期发表在《Hepatology》的一项研究旨在评价AFP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对恩替...

甲胎蛋白(AFP)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监测肝细胞癌(HCC)的生物标志物,但其对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既无敏感性也无特异性。近期发表在《Hepatology》的一项研究旨在评价AFP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对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展为肝癌的预测作用。

研究设计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使用AFP及超声检查对1531例恩替卡韦治疗患者进行定期肝癌监测。患者平均年龄为52±12岁;1099 例(72 %)男性,332例(21.7%)临床诊断为肝硬化。

Figure 2.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alphafetoprotein values and increase at different time from HCC diagnosis. AFP = alphafetoprotein; AUROC =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研究结果

在平均随访51±13月期间,57例(2.9%)患者发生HCC(平均大小:3.3cm)。AFP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而波动,并在开始恩替卡韦治疗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肝癌诊断前6个月AFP开始升高。肝癌诊断时,AF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UROC)最高,(0.85,95%可信区间[CI]:0.73-0.98);诊断前3个月及6个月时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0.82 ,95%CI :0.73-0.91 ;0.79 ,95%CI :0.69-0.89)。传统的AFP临界值(20μg/L)诊断肝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8.6%和98.9%。采用较低的AFP临界值(6μg/L)的灵敏性提高到80.7%,而特异性降低到80.4%。

Figure 3. Kaplan–Meier analysis of 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fter the diagnosis of HCC in the entecavir and historical control cohorts.

结论

AFP是预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是否患肝癌的一种特异性肿瘤标记物。采用较低水平AFP临界值(6μg/L)会明显提高肝癌检测的灵敏性。

来源:医脉通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