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周,医脉通已经报告了Peter Bach教授关于肺癌筛查的利弊方面的一篇资讯,有关患者筛查、过度诊断等方面他做了详细的阐述。 这次,Bach教授将对我们谈论了一些关于肺癌筛查人群建议,现编译如下。
Peter Bach教授 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肺部和重症监护的临床医生,主要负责肺癌和肺癌筛查方面的工作。他曾参与多项肺癌患者预后筛查项目,和计算机模拟筛查试验的评估,同时也主持了多个围绕筛查的指导小组。
提问:Bach教授,您对过去几年肺癌筛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吗?
Bach教授:为了确定低剂量CT筛查与胸透X光检查相比较是否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从2002年起就开始了NLST(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该项试验结果在2010年底公布,事实上,CT试验组显示出了肺癌死亡率显著下降。经过大概3.5年的随访期,积极的筛查试验达到了该项研究意在寻找的20%的阈值。相关的论文为了描述即将发表的试验结果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随后一些组织,包括我参与的部分组织,发表了一些初步的实践指南建议高危人群如NLST涉及的那些患者进行肺癌筛查。某些指南比起其它一些会有更为严厉的警示事项。部分指南竟然提出从未参与过研究的人群,具有较低的患肺癌风险,或者比起那些参与该项研究的预期寿命较短的人群也应该进行筛查。
Bach教授:利用高科技成像的肺癌筛查在那些参与NLST试验,55到74岁年龄组的人群中是恰当的。这不是强烈推荐,而是它的确是关于足够高风险人群的特定技术的讨论。医生们应该将筛查和个人患肺癌风险联系起来的建议和热忱,可以通过大量现有的模型来确定。同时,我们不应该把肺癌作为强制性干预来考虑。相反,我们应该感激我们处于了解肺癌筛查人群有效影响的初级阶段,而且我们肯定了在初级阶段查明如何重现NLST在社区环境和缺乏治疗肺癌经验中心的获益。
提问:关于病变的人群通过筛查 vs 常规CT有什么不同?能否用同样的方法?
Bach教授:有相当多的兴趣在确定什么是个人患肺癌的预先概率,在这个基础有不同的回应。然而,这个问题的开放在于是否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低风险人群的病变,比方说,没有吸烟史30多岁的人群。但是现在,很多是肺癌由结节的外观引导而很少通过临床观察。可以降低年龄范围,但是对于高度怀疑患有肺癌的情况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编译自:Who Should Be Screened for Lung Cancer? PracticeUpdate,Interview March 03,2014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