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
四、内科干预
针对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采取群体预防和个体干预的措施,及时对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一)血压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应该接受脑血管评估,根据是否有脑血管狭窄或动脉瘤等脑血管病变合理控制血压。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早期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达标。
(二)血糖管理
有卒中病史和(或)TIA或卒中高危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应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可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7%,但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年轻、病程短及无并发症的患者,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正常水平;对于老年人、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
(三)血脂调控
定期检查血脂,异常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值。首先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脂异常的分型决定。
伴有血脂异常的缺血性卒中和(或)TIA患者,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根据危险分层使用他汀类药物,对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2.07mmol/L;其他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9mmol/L。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注意肌痛等临床症状,监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变化。对于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应权衡风险和获益,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
(四)急性期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应严格遵循溶栓时间窗及适应证治疗;在治疗时间窗内,首先考虑静脉溶栓,如不适合,经严格评估后可进行动脉溶栓;溶栓治疗须在具备溶栓条件的医院进行,医院对溶栓进行组织化管理,建立绿色通道,加强多学科合作,缩短溶栓治疗的时间延误;溶栓须由具有医师资质且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指南规范实施。
1.静脉溶栓适应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4.5h内,推荐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发病6h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如不能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
2.动脉溶栓:应符合以下条件:(1)临床症状符合缺血性卒中的诊断、血管造影显示闭塞特点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变;(2)前循环卒中治疗时间窗在6h以内;后循环缺血治疗时间窗为12h内;(3)靶血管为大血管闭塞(基底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l及M2段等)。
(五)抗血小板治疗
1.推荐卒中高风险患者(根据Framingham量表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6%~10%)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2.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和(或)TIA患者的二级预防中要加强科学的危险分层及分层管理(Essen或ABCD2评分)。除少数情况需要抗凝治疗,大多数情况均建议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治疗为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可以作为首选药物。对于有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或近期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推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3.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应注意脑出血的风险,应在血压控制稳定后(<150/90mmHg)应用。
(六)抗凝治疗
1.对于心房颤动不合并缺血性卒中和(或)TIA的患者,根据危险分层、出血风险评估和患者意愿,结合当地医院是否具备抗凝监测条件,决定是否进行抗凝治疗。如有抗凝适应证,应常规进行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需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新一代抗凝药物沙班类有不用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的优点。
2.对于既往有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和(或)TIA病史的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再发的血栓栓塞事件;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和(或)TIA患者,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考虑给予抗凝治疗,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颈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伴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房间隔瘤等。
3.对于脑静脉系统血栓患者,如无禁忌证应尽早进行抗凝治疗。
(七)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强调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卒中病程各阶段的证候动态变化遣方用药。
(八)其他
1.降纤治疗: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
2.扩容治疗:对一般缺血性卒中患者不推荐扩容。对低血压或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急性脑梗死如分水岭梗死患者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心功能状况。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