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各个医疗机构在启动或强化相关治疗时应重视低血糖症的预防。临床医生启动或强化降糖药物治疗时,应注意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风险。研究还指出,无论是对患者的相关宣教,还是指导糖尿病治疗团队进行个体化治疗,内分泌专家都是其中的核心人物。该研究发表于《内分泌实践》杂志。
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从而为预防低血糖症的发生提供合理化建议,指导2型糖尿病(T2DM)患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
结果显示,T2DM患者发生低血糖症常难以及时识别且发病率被低估。来自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据显示低血糖症是影响T2DM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危险因素。除此之外低血糖症还可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造成患者依从性较差。
如何尽可能减少低血糖症的发生?
研究人员在结论中写道,我们认为避免低血糖症的发生是为T2DM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二甲双胍因其很少引起低血糖事件,故被用于T2DM患者的一线治疗。如果该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风险较高,应优先考虑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 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A)/噻唑烷二酮类(TZD)降糖治疗(见下图),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远期安全性研究尚在试验之中。氯茴苯酸类或磺脲类(SUs)降糖药由于可引起轻至中度的低血糖症故被用于T2DM患者的二线治疗。 图1 其他糖尿病药物联合二甲双胍降糖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
临床医生也可同时启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基础胰岛素,特别是胰岛素类似物治疗通常较少引起低血糖事件。德谷胰岛素等新型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有望最大程度降低发生低血糖症的风险。
随着胰岛素治疗的推广,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取代餐时胰岛素作为一线降糖药的辅助治疗,因前者较少引起低血糖事件。为了改善患者预后,需要向整个医疗团队强调避免低血糖症发生的必要性并普及各种降糖药引起低血糖症的风险。
来源:医脉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