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肠道菌群平衡改变或导致肠易激综合征

2014-3-14 10: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在西方国家中,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最普遍的疾病,造成了胃肠道临床医生60%的工作量。IBS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胀,这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这是相当棘手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IBS被认为主要是...

在西方国家中,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最普遍的疾病,造成了胃肠道临床医生60%的工作量。IBS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胀,这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这是相当棘手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IBS被认为主要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

“与这个观点相反的是,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IBS清楚地检测到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系。此外,腹胀可能与特定类型的膳食有关,这为朝着高效的疾病管理开辟了希望性的途径,”Giovanni Barbara教授(就职于意大利Bologna大学,ESNM协会主席)说。

2014年3月8日到9日,在美国弗罗里达洲迈阿密市举行的健康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的议题之一是关于肠道菌群的。国际领先的专家探讨了肠道菌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其对健康的影响。

IBS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引起一些症状,包括腹痛,引起不适的排便,以及腹胀(在几乎所有的患者中出现)。IBS影响了高达20%的西方世界人群。这一情况代表了高达10%的家庭医生的工作量和60%的胃肠道临床医生工作量。在IBS困扰的范围内,腹胀是困扰患者最大的问题。

以微生物为基础的情况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仅腹胀,而且一般来说IBS通常认为是由心理因素导致的,主要影响的是年轻人,以女性和在肠道没有检测到异常的焦虑患者为主。因此,该疾病的负担常常归因于一个假想的病症,治疗远不能令人满意。

“由于新的诊断见解和快速增长的关于肠道内微生物群落作用和功能的知识,我们对于IBS的认识和它的起因,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Barbara教授解释说。根据他的介绍,有大量的证据显示IBS与肠道菌群的组成不均衡具有相关性。这就意味着有益的和潜在有害的细菌之间相互制衡的系统,以健康的肠道菌群为特征,困扰着IBS患者。

“也许这种相互作用最好的例子是,高达的10%原本健康的受试者在细菌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或者弧形杆菌(这些细菌会严重的破坏菌群平衡)引起感染导致胃肠炎单次发作后发展为IBS症状的这一发现,”Barbara.教授说。另一个问题起因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不仅感染,而且用来作为补救的抗生素可能会增加IBS风险,因为抗生素也可以以一种消极方式改变肠道菌群。

营养是关键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营养。食物中富含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纤维,没有这些成分往往会产生比节食更大量的气体。对于某些个体来说,这可能会导致反复腹胀和胃肠气胀。营养的这种潜在负面影响尤其适用于已经患了IBS的个体。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类“flatulogenic”饮食(例如,面包,麦片和全麦糕点,以及豆类,黄豆,玉米,豌豆,布鲁塞尔豆芽,菜花,西兰花,白菜,芹菜,洋葱,韭菜,大蒜,洋蓟,无花果,桃子,葡萄和李子)会诱发IBS患者菌群深刻的变化,从而延长并加重症状。然而,与此同时,健康受试者的肠道菌群保持稳定,并不会受到这类饮食的影响。

Barbara解释,“另一方面,现在我们确实知道低纤维成分的饮食可以显著改善这些症状。最近研究结果表明,之于正常的西方饮食,在所谓的FODMAPs(发酵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低饮食可减轻IBS症状,包括腹胀,疼痛,和通气。”

Barbara教授指出,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些有一些明确的肠道症状的患者,在他们的肠道菌群中也有深刻的变化,相对于肠道生理机能较少受到干扰的患者,反而结合了情绪失调。这表明第二组的困扰更多的与社会扎根和情绪有关,尽管第一组患者情况主要的以生理为基础­——IBS适当,可是这么说。

医生和患者期待的下一步发展是什么?“令人惊讶的可以发现在过去几年肠道菌群研究在胃肠病学已经到达了中心阶段,” Barbara教授这样认为。“不仅对于IBS,而且在一般的肠胃健康方面,肠道菌群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我们必须查明肠道细菌更多的各种功能。至于临床应用方面,细菌的功能甚至比它们的类型更为重要。”

编译自:Findings suggest that IBS is linked to detectable gut microbiota alterations, NEWSMEDICAL,Published on March 10,2014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