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慢性疲劳成为困扰1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问题。研究发表在《糖尿病护理》杂志2014年1月刊。
在这项研究中,荷兰奈梅亨大学医学中心的Hans Knoop博士及其同事将“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被定义为严重疲劳,至少持续6个月。这里的慢性疲劳是作为1型糖尿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慢性疲劳综合征”,这种疲劳与任何已知的医疗条件无关。
Knoop博士指出,临床信息显示糖尿病患者慢性疲劳的患病率很高,而且是患者的重要负担。因此,评估慢性疲劳的患病率,并与患者讨论是非常重要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制定干预措施。我们的研究表明,行为干预治疗糖尿病患者疲劳是有效的,这些我们将在随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确定。
令人惊讶的是,该研究并没有发现慢性疲劳与血糖密切相关,血糖水平与急性疲劳也没有相关性。Knoop博士提到,与我们的假设相反,我们没有发现急性疲劳和血糖水平之间的关联,这或许可以通过疲劳是多因素决定的来解释。
疲劳、合并症及抑郁症
研究者随机选择了214名门诊就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年龄18岁至75岁,无其他严重疾病或重要合并症,并选取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个人强度量表(CIS)的疲劳量表,其中包含8项评估过去2周疲劳程度的测试。分数达到35或更高表示严重疲劳。
其他问卷用于评估功能障碍、目前的健康状况、合并症、糖尿病相关因素,与疲劳相关的认知和行为。HbA1c值和合并症通过病历获得。
1型糖尿病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48岁,平均糖尿病病程为29年,其中 53%为女性,通过用于基层医疗的Beck抑郁量表评估,16%有临床相关的抑郁症状。24%的个体通过病历确定存在合并症,49%的个体则自我报告存在合并症。该研究中,40%的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慢性疲劳,而对照组仅有7%,两者相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1型糖尿病患者的疲劳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CIS平均分数:1型糖尿病vs.对照组=31 vs. 17)。
伴有合并症(通过病历评估)或临床相关抑郁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较无合并症者更易出现慢性疲劳(55% vs. 36%,P=0.014)。伴有临床相关抑郁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较无临床相关抑郁症状的患者也更易出现慢性疲劳(88% vs .31%,P<0.001)。
Knoop博士同时也指出,患有神经病变、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同样也更容易出现慢性疲劳。慢性疲劳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其他糖尿病患者相比,日常功能的各个方面受损明显更严重。
慢性疲劳的显著预测因子包括年纪轻、临床相关抑郁症状、更多的疼痛和睡眠问题、自我报告的体力活动和有关疲劳的自我效能水平较低。
该研究的一个子研究包含66名 1型糖尿病患者,连续5天监测这些患者的血糖。与其他41例无慢性疲劳的患者相比较,25例慢性疲劳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时间更少,但这两组之间的平均血糖、血糖变异以及高血糖时间无显著差异。急性疲劳与4个葡萄糖参数其中的任何一个均无关联。
如何与血糖无关,疲劳的原因何在?
研究者在报告中写道,疲劳与认知行为变量显著相关,而与血糖水平弱相关,这表明行为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疲劳。糖尿病本身及其[医疗]后果可以引发疲劳,疲劳一旦被触发,在其他因素的参与下可以延续这种症状。这些因素包括睡眠问题或活动水平降低。
Knoop博士承认由于该研究为横断面的,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是不可能的。不过,尽管阐明何为因何为果不可能,但我们认为糖尿病及其后果(包括治疗)诱发急性疲劳,这是有可能的。在发展成为慢性疲劳的过程中,自我报告中的活动水平低等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可能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疲劳导致的活动水平降低及睡眠-觉醒模式被破坏,从而导致疲劳状态延续。
Knoop博士还补充道,抑郁症可导致疲劳,而疲劳也可以导致抑郁症状(常有轻度)。更严重的抑郁症虽可导致疲劳,但一旦抑郁被治愈,疲劳程度往往正常化。
编译自:Chronic Fatigue Common in Type 1 Diabetes. Medscape. Aug 20, 2013.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