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APASL2014]癌干细胞---肝癌研究新方向

2014-3-14 10: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第24届亚太地区肝脏研究协会年会(APASL2014)于2014年3月12~1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会上来自香港大学病理系的IreneO.L.Ng博士介绍了肝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原发性肝细胞癌(...

第24届亚太地区肝脏研究协会年会(APASL 2014)于2014年3月12~1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会上来自香港大学病理系的Irene O.L.Ng博士介绍了肝癌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五大常见癌症之一。HCC的根治性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及肝移植。然而,80%以上的HCC患者病情已到晚期,无法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即使能够实施手术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也比较高,而且HCC术后的长期预后不能令人满意。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或全身化疗是HCC患者的二线治疗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及肿瘤抗化疗药性强,所以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癌干细胞(CSCs)或肿瘤启动细胞(T-ICs)是肿瘤中具有类似正常干细胞特征的亚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这些癌干细胞比肿瘤内其他较成熟的癌细胞对传统化疗更具抗药性。研究证实,T-ICs是肿瘤化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认识T-ICs及其相关致病通道,对于研究肝癌新型治疗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特异性CSCs的靶向治疗将来可能会成为根治癌症的手段之一。

研究者在免疫功能缺失的小鼠体内成功建立了异种移植的HCC小鼠模型,使T-IC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及促进肿瘤生长的能力。研究人员首先在小鼠体内植入人HCC细胞,然后使用顺铂(HCC常用化疗药物之一)进行化疗,再将对化疗呈抗药性的肿瘤细胞接种在另一只小鼠身上,小鼠出现了肿瘤复发。研究者进一步发现是CD24+细胞促进了残余肿瘤的增长。CD24+细胞对于肿瘤的自我维持、复制、分化及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并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利用慢病毒敲除方法,研究者发现CD24是肝T-IC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并通过激活STAT3信号维持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和促使肿瘤形成的功能。此研究结果为研发治疗肝癌的标靶药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靶点,即CD24+肝T-IC。

而且,研究者在另一研究中发现CD47也具有促进肿瘤复制、自我更新的能力。CD47表达于肝T-IC,可导致肿瘤复发、自我更新和转移,明显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敲除CD47基因后,干细胞的能力就被减弱。CD47+肝癌细胞分泌组织蛋白酶S(CTSS),通过CTSS / PAR2循环调控肝T-IC。体内试验证实抑制CD47表达,就能抑制肝癌生长,通过阻断CTSS / PAR2信号转导,可提高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CD47及其信号通路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来源:医脉通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