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JAMA Pediatr:网络欺凌增加青少年自杀风险

2014-3-14 16: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一项在线发表于3月10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全文下载:JAMAPediatr.PublishedonlineMarch10,2014.)的Meta分析研究显示,传统意义上的欺凌及网络欺凌(cy...

一项在线发表于3月10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全文下载:JAMA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0, 2014.)的Meta分析研究显示,传统意义上的欺凌及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均为儿童及青少年自杀观念及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而后者与自杀观念的相关性甚至更强。

该研究由荷兰莱登大学的Mitch van Geel博士及其同事所开展,旨在探索同龄人欺凌及自杀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者使用了与自杀同时出现的“bullying”、“teasing”、“victim”、“harassment”等检索词,并从1910-2013年间的491篇可用的文献中筛选出34篇针对同伴欺凌与自杀相关性的研究,包括284,375名个体。在这34篇文献中,有9项研究涉及同伴欺凌及自杀未遂,包括70102名未成年人。

结果显示,同伴欺凌与自杀观念相关(OR 2.23,95%CI 2.10-2.37)。这一类研究所纳入的青少年年龄介于9-21岁之间,大部分案例是受害者自行报告的,只有四个案例使用了其他手段以确定欺凌行为。男孩及女孩组无显著性差异(Q1=0.41,p=0.52),13岁以下及以上组之间亦无差异(Q1=0.01,p=0.92)。

同伴欺凌与自杀未遂同样相关(OR=2.55,95%CI 1.95 -3.34)。这一类研究所纳入的青少年年龄同样介于9-21岁之间,研究仅使用了自行报告的数据。鉴于这一类研究相对较少(n=9),研究者难以区分年龄性别及网络欺凌/传统欺凌的组间差异。

然而,与传统暴力相比,网络欺凌与自杀观念的相关性更强(OR 3.12 95%CI 2.40-4.05),效应值差异也更加显著(Q1=7.71; P=.02)。

“先前已有研究显示,与传统意义上的欺凌一样,网络欺凌也是自杀观念的危险因素,然而我们的Meta分析发现,网络欺凌与自杀观念的相关性甚至更强。这一结果需谨慎解读,因为只有三项研究评估了网络欺凌的效应值。”

根据结果,研究者建议学校使用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s)减少欺凌及相关暴力行为。

研究团队同时指出,鉴于欺凌及自杀的含义较为宽广,我们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尽管欺凌既可能是口头的,也可能是身体上的,这两者所造成的效应可能不同。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将两者混为一谈,我们尚难以区分不同类型欺凌的具体影响。”

信源:Bullying, cyberbullying linked to suicidal ideation in children, adolescents,Healio,March 13, 2014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